岳阳网> 我们的节日

又到重阳节,回家陪伴老人依旧难
作者:赵芸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0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以来的第四个“老年节”。四年多过去了,亲情在法律的约束下是变得更加温情还是矫情?岳阳人如何体会落实“常回家看看”?

  敬老院:常来的依旧常来

  10月9日一大早,岳阳康复医院老年科的病房里就热闹起来,因为是过节,不少子女提着大包小包来病房看望自己的父母。

  79岁的刘奶奶是华容县东山镇人,因为中风导致半边偏瘫,住院已经两年多了。“孩子们都挺有孝心的,一有空就来了,平时隔两天就有人过来。”虽然住院两年,刘奶奶却并不寂寞,她有5个子女,平时轮流过来医院看望。

  在这个老年科病房,记者采访到了20余位老人,绝大部分跟刘奶奶一样幸福,子女隔三岔五会过来看望,不过也有一些老人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孩子的面。

  住在刘奶奶隔壁的陈大爷,心脏有些问题,住院也有几年时间了。老伴去世多年,他独自把女儿拉扯大。可是孩子大了,嫁到外地去了,他又恨不得孩子回到小时候,成天在身边能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陈大爷心里非常难受,总觉得孩子大了,给父母留下的似乎只剩下思念。

  对于法律规定儿女要“常回家看看”,陈大爷表示自己从来没听过。“她现在工作很忙,还要带孩子,自己都忙不赢,过不来,我能理解哦。”陈大爷说,他已经习惯了。

  从事多年老人护理工作的许国勇告诉记者,《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条法律施行4年了,对老人和子女们影响不大,许多老人甚至还不知有这条法律规定,而子女们常来探望的依然常来,不常来的依旧不常来。

  子女:没时间成回家最大阻力

  百善孝为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儿女回家看望父母?之前网络上一项互动调查结果显示,四成网友苦于“工作忙,有假无休”,三成多网友则因为“离家太远,交通成本高”。能休一个宽松而安心的探亲假成为不少职场中人的奢求。

  提起“常回家看看”,在岳阳从事销售工作的“70后”陈先生总是觉得“两难”。老家在怀化的他是独生子,为了追求爱情来到妻子所在的城市工作,并在岳阳购置房产,生育了两个孩子。虽然家庭幸福,但是他依然难舍对老家年迈父亲的牵挂。

  因为路途遥远,往返怀化一趟光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两天,周末回去根本不现实,陈先生只有春节、国庆等7天长假才能回一次家。家里的父母亲已经快70岁了,陈先生也曾想过,将父母接到身边,但父母却推说,自己身体还硬朗,不需要人照顾。

  24岁的新疆女孩李璇在岳阳工作三年,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回去。路途远不说,机票少而且贵,加上工作原因,并没有很长假期,只能靠微信视频聊天沟通。至于重阳节当日的“尽孝膝下”,对李璇等人而言更是“奢望”,不可能实现。“我想趁着年轻,再奋斗几年,等我结婚了,还是会把父母接过来的,到时候就一家团圆了。”李璇说。

  父母:儿女尽孝不在节日而在孝心

  在外打拼的子女感慨回家难,在家的父母们怎么想呢?

  岳阳县筻口镇快80岁的赵大爷经常一个人在家。他有6个子女,全部不在身边,老伴走后,他一个人守着两层楼的大房子。

  子女们三番五次想将他接到岳阳,也曾试过,不过,在岳阳满是防盗网的楼层里,赵大爷呆不习惯,更觉得孤独。

  “孩子们都在外面忙,周围一个人不认识,我也不敢出门,怕找不到回来的路。”对于赵大爷来说,在城区的时光,虽然跟着子女住在一起,但是在陌生的环境太压抑了。

  回到乡下,面对一室的空落,赵大爷经常鼻酸。

  “好不容易养大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在身边。”赵大爷虽然心里酸楚,却从不对子女说起,“他们在外面也不容易,我能理解,有空过来就行了。”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尽管“常回家看看”入法已经4年,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产生足够的震慑力,不仅不少年轻人并没有把此当回事,就连老年人自己对此也毫不在意。

  家住岳阳县新墙镇的徐老先生3年也没能见到出国在外的儿子一面,然而他也觉得儿子很不容易:“即便法律规定子女定期回家,但儿子无法做到,我也不可能将他送上法庭啊,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好,有出息,总不至于因为孩子们忙于工作,不常来看我们,就把孩子们都告上法庭吧?儿女尽孝也不在重阳节或者某个节日,回家看望老人,主要还是看子女们有没有那份孝心。”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端午将至 城区粽子味渐浓
  这个月底将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节日——端午节,粽子作为不可或缺的节日食品受到市民喜爱,早在这月初,不论是各大超市还是蛋糕店就推出了各色粽子。记者了解到,本周末及往后数日,将是粽子的销售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