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我们的节日

腊味,承载家的味道
作者:丁瑜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6日    责任编辑:美崽

  □记者 丁瑜

  年关至,腊肉香。每年春节,腊肉腊鱼、香肠等腌腊制品都是岳阳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腊鱼腊肉对于岳阳人来说,其意义早已超出了食物的属性,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民俗风情,是许多人心头对于年味的记忆。

  “透明发亮的肉片,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齿缝间还有松木的淡香,感觉味蕾都要开花了。”今年49岁的陈国民说起腊肉,就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陈国民说,在他小时候,临近年关,洗完年猪,大家在一起吃一顿饭后,便将剩下的猪肉分割,切成八九上十斤不等重量的长条,然后将猪肉放在一个大盆里,一块块均匀抹上食盐,进行腌制。为了使肉入味,隔几天,肉就会被翻一遍,等到盐味都渗透到肉里,就可以把肉取出来晾晒,进行熏烤了。

  那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烧柴,每家都有一个冬季不熄的“火塘”。把肉挂在火塘上方的屋梁上,下面烧火做饭,产生的烟雾,直接熏烤上面的腊鱼腊肉,在熏炕腊肉的日子里,这样的烟熏缓慢而充分,柴火之香,熏于肉里,形成味道特别香淳的熏制腊肉。逢年过节,割一块腊肉,炒上辣椒和蒜苗,别提多香了。

  除了腊肉好吃,存放得久外,也与当时受条件限制,无法随时去市场买好菜招待客人有关。有了腊肉,一旦来了客人,可以随时招待客人。而辛苦了一整年,腊肉成了年终的“压轴戏”,各家过年走亲戚,张罗团圆饭,总少不了腊肉这道菜。因此,做腊肉这种习惯,便世代相传下来。

  “以前我在广东打工的时候,每次过完年去广东,母亲都会把家里的腊鱼腊肉,用一个编织袋装着,让我带上火车去广东吃。”陈国民说,在外漂泊的那些年,腊肉是自己对年味最深的记忆,也承载着家的味道。

  “现在住到城里来了,根本没有地方熏腊肉,只能在小区里,自己做一个简易的铁桶,找几根木材,将肉放在桶上,简单地熏一下,已经没有当年的那个味道了。”陈国民表示,现在的腊鱼腊肉都是一天熏成,虽然也熏黄了,但味道和过去相比,已经相差很远。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端午将至 城区粽子味渐浓
  这个月底将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节日——端午节,粽子作为不可或缺的节日食品受到市民喜爱,早在这月初,不论是各大超市还是蛋糕店就推出了各色粽子。记者了解到,本周末及往后数日,将是粽子的销售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