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社会

传统劳动课消失于中小学课堂
作者:丁瑜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8日    责任编辑:宋倩


传统劳动课消失在了中小学课堂


一直以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口号。然而,随着劳动节的临近,记者采访发现,不止是在岳阳,很多学校已经没有了“劳动课”,取而代之的是科技课和综合实践课。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小学的学生家长,心疼孩子,去学校帮孩子打扫卫生。


政策:国家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


记者了解到,曾在2015年9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就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根据《意见》,小学(三年级以上)和初中要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并且每周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


《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好劳动教育。要将劳动课列入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学校课程计划,精心设计,认真组织,使课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义务教育阶段3到9年级切实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并保证小学和初中每周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普通高中要开好通用技术课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并保证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通用技术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劳动,开展劳动实习和实践活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此外,《意见》还要求各地在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招聘中,要加大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招聘力度;同时,要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现象:家长去学校帮孩子打扫卫生


小琴是市内一所小学的一年级学生,班上规定轮流打扫卫生。轮到小琴时,在校园外等候多时的小琴爷爷看到孙女还没出来,走进去一看,孙女正拿着扫把在教室里慢吞吞地打扫卫生。他掀起袖子,拿过孙女手上的扫把,就开始扫了起来。从此,每次轮到小琴打扫卫生的时候,老人家都会主动来学校打扫卫生。


小琴的爷爷并不是个案,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帮孩子搞卫生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些一二级的学生,甚至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从小被娇生惯养长大,缺乏劳动锻炼,不会扫地,而一些家长等孩子放学时,看着孩子不会打扫或打扫速度慢,干脆自己动手,让孩子一边玩去,主动承包孩子在学校的打扫任务。”城区一所学校的老师表示,学生自己打扫,才能培养动手力,家长偶尔帮忙一两次没关系,若是平时都由家长帮忙就不应该。


“其实,家长进入校园容易干扰教学秩序,有的小孩本来好好的,一看到家长来了,就特别娇气。”站前小学老师周强也表示,家长进校园有利有弊,因为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进入校园帮忙,小孩也会感到特别光荣,也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记者了解到,家长进入校园帮忙做卫生的现象也是近些年才有,现在孩子是独生子女的占多数,父母比较娇惯着孩子。


调查:传统劳动课在校园内消失


记者了解到,不止在岳阳,很多城市的中小学课堂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课,取而代之的是科技课和综合实践课,上课的形式基本是在课堂上完成,与劳动关系不大,例如科技课,课堂上会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等。有些学校利用综合实践课、学生社团、课外实践等来为学生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和实践,少数学校也会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但并不普遍。


站前小学老师周强认为,现在的科技课和综合实践课就是劳动课的延伸,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差不多,现在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广,更加强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度。但采访中,也有老师认为,现在的科技课和综合实践课虽然内容更加广泛了,但已完全没有劳动的本质。


“我们那个年代,劳动课就是专门打扫卫生,每星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有半天劳动课,另外,学校还会布置各种临时劳动任务,比如用锄头给花坛锄草、整平操场,男同学用锄头将土石挖到畚箕里,女同学则抬着畚箕将泥石倒到低洼处。”今年43岁的市民石先生依旧对小时候的劳动课记忆犹新。“现在一些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以致于上了大学还不会洗衣服、洗袜子之类的最基本的劳动。近年来,不是时常有大学生寄脏衣服、脏袜子、脏被子回家的新闻出来吗?”石先生表示,由于缺乏基本的劳动训练和锻炼,一些大学生成了传说中“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呼吁:


信任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家长,应该信任自己的小孩能做好劳动,一个人搬不动桌椅,就两个人一起抬,个子高就擦高点,个子不高就擦低点,扫不干净也没关系。给小孩子空间和时间成长,让他独立、培养动手能力。在孩子不懂的情况下进行指导,在孩子做不到的情况下再去帮忙,尽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周强认为,家长应该改变学生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做,而老师也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辅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人士表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唯分数论英雄,升学率看成败,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等客观上造成了学校对劳动教育课不重视。“很多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编入教学日程,实际上是为了敷衍。”该教育人士表示,当下社会浮躁,不劳而获、怕孩子吃苦的思想泛滥,不少家长忽略对孩子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家里大事小事统统包办,扫地洗碗不让孩子插手,让不少孩子养成了娇惯、过度依赖父母、适应能力差的特性。他认为,学校应该摆正认识,重视劳动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万楚益认为,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劳动思想从青少年抓起,通过劳动观念的植入,劳动习惯的培养,促使青少年学生自觉摒弃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通过将家务劳动引入作为家庭作业,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帮助学生体会感恩,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锤炼独立人格。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老汉无证开摩托被行拘
65岁的老人知道自己无法取得驾照,但仍每天驾驶着一辆无牌的摩托车接送孙儿放学。近日,在一次放学途中,被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君山大队民警抓个正着。
最火资讯
辣椒288元一斤,是炒作还是物有所值?转发一位著名作家的长文
同步小康不掉队 提升群体幸福感
日前,2017年全市残联工作暨残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召开,全面总结2016年度全市残疾人工作成绩,部署2017年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残联全体班子成员及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各县市区残联理事长、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班子成员、办公室主任,南湖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和各专门协会主席出席会议。会上,岳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候选人方欲林作了“肩负使命 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残疾人群体的幸福指数” 主旨发言,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邹湖平作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县市区残联理事长还向方欲林递交党风廉政建设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市残联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负责人也递交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五一”小长假 岳阳火车站增开10趟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