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长江信息报记者 赵芸)在洪水滔天的灾难中,在孤苦无依的孤寡老人家、在求知如渴的山村学校……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们。大爱人间,助弱济困,岳阳有68万注册在线的志愿者,他们是这个社会最暖心的群体之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无私奉献,温暖了一座城。12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多年来一直奔走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热心市民,了解他们从事志愿活动的辛酸苦乐。
两次拍婚纱照“放鸽子”
婚纱照拍到一半,新郎跑了,只剩下新娘面对镜头一脸尴尬。这事发生在“2017年湖南省最美志愿者”张丹波身上。
今年6月24日,张丹波和妻子去拍婚纱照,没想到,拍到一半时接到救援求助电话,张丹波二话没说奔赴救援现场;第二次续拍时,又接到了沙田垸防汛告急通知,张丹波又立即带领队友赶赴沙田垸的抢险一线,婚纱照依旧没有拍成。
“我理解他,我自己也是蓝天救援队的一员,知道这种责任无法推卸。”妻子小朱并没有怪罪丈夫。张丹波却很是内疚,女人一生中难得拍一次婚纱照,自己却两次都“放了鸽子”。
今年35岁的张丹波,在志愿者这条路上已经走了10年。2007年12月,他从驻香港部队复员回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启了他的公益之路。为了带动影响更多人,2014年4月3日,他带领公益伙伴创建湘阴爱心志愿者团队,成为湘阴首个正式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团队秉承“你我携手,与爱同行”团队理念,开展关爱敬老院老人、创建卫生县城在行动、爱心微信红包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小年送温暖、情暖佳节等主题公益活动,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全县所有乡镇。2016年3月被岳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岳阳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
2016年,张丹波辞去湘阴爱心志愿者团队队长一职,开始筹建湘阴蓝天救援队。筹建一年,参与各类搜救行动18次,为各大型活动提供医疗和水上安全保障15场,应急培训人员近2万余人。
十年公益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与公益结缘至今10年了,张丹波把业余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全都投入了公益,至今仍住在40多平米的公租房内,但他把公益当成了一种信仰而无怨无悔。
25年义务维修近万台燃气炉具
25年志愿服务没有休假日,累计维修燃气炉具近1万台,在巴陵石化,郑李志闻名遐迩,被大家亲切称为——“燃气维修110”。
“郑师傅,我们家燃气灶又打不燃了,您什么时候有空方便过来看看不?”一大早,郑李志接到鹰山社区一位居民的求助电话,他答应对方,周末上门免费为其做维修。
今年51岁的郑李志是巴陵公司一名普通员工。20年来,郑李志坚持自学炉具维修技术,走街串户,免费为居民修理炉具近万台,深受大家的好评。他的故事,在巴陵石化早已家喻户晓,获得了“炉具维修110”的美称,他更是先后获得“湖南省最美志愿者”、“岳阳市首届杰出志愿者”、“岳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等称号。
今年盛夏,社区一位老太太家的炉具出现故障,急忙打电话请郑李志上门修理。他仔细检查后发现要更换零件,看到老人年岁已高,他便主动揽下了帮老人买零件的活儿。由于老人家的炉具是老式炉具,光是找零件郑李志就跑了好几个地方,他顶着39度的高温,忙活了2个多小时。等炉子修好,他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20多年来,郑李志维修炉具的足迹遍及巴陵石化8个社区以及附近的长炼生活小区和君山、临湘市等地区。他的手机号码一传十、十传百,“业务”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帮需要帮助的人,很有意义,也很快乐,家里人也都支持我!”郑李志说。
工作、志愿活动两肩挑
刘军参加志愿者的时间不长,加入岳阳蓝天救援队才两年,却已经有了150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他并不闲,相反他比大多数人都要忙。公司里,有上百人等待他养活;家里,8岁的女儿天天盼着爸爸回来,可是工作、生活与志愿服务有时无法兼顾,时常让他纠结。
半夜11点、凌晨2点、白天10点……救援电话来的时候从来不固定。接到电话,就要收拾行囊往外冲,这已经成为刘军两年来参加蓝天救援活动的常态。
孩子看不到父亲、妻子见不到丈夫、员工找不到老板,刘军去哪里了呢?他在救援现场,或者是在模拟救援现场当教官、当导师。
“我们接到最多的电话是溺水救援请求。岳阳山塘湖泊多,由于安全意识不够,很多事故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刘军说,每一次下水都是与死神较量的过程,他不想告诉家人,让他们担心。水下的危险难以估计,他们能做的只有充分准备,提高救援水平。“我们经常有训练,模拟各种突发状况,还要自费购置各种专业装备”。
最近三个月,刘军忙得团团转,公事、私事,没一刻清闲。他管理着一家城市快捷酒店,现在正在改革期,需要老板掌舵。另外呢,他又新开了一家“醉美巴陵”酒楼,从选址到装修,再到开业,所有的事情,他全部亲力亲为。就在这个时候,偏偏胰腺炎还发作了,连去医院打针,都只能抽空去。
11月中旬,新酒楼还在试营业期间,刘军接到地震救援培训的通知,需要全封闭培训7天,一边是刚刚起步,根基还不稳的事业,一边是全身心热爱,职责所在的志愿活动,怎么办?刘军纠结了,这时,他的家人、他的事业小伙伴们全部站在他热爱的志愿活动这边。“你去吧,这里有我们!”怀带着对家人、对小伙伴的愧疚,刘军还是参加了志愿培训。
偶尔一次,因为私事没去成,刘军都内疚半天。前几天,几个月没有好好陪女儿的刘军答应和孩子一起去泡温泉,但在出发前收到一条信息,说是岳阳县鹿角有人落水失踪,需要救援。孩子看到他拿出装备包后,连忙问:“爸爸,你要出去吗?”
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刘军实在不忍心伤孩子的心,只好放弃了这次出队。救援没去成,刘军却一直很内疚,有时他无法像队长陈华一样,排除千苦万难,将志愿活动摆在第一位。他的身后,有孩子,有家庭,有事业,有员工,有太多人期许他,他只能背着期许前行。
“我们牺牲时间,付出金钱,并不图什么回报,只要你们理解我们就行了。”刘军说,志愿者跟普通人一样,也有家人,也有事业,他们做的,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一点,多一点对社会贡献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