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长江信息报记者 丁瑜)当过菜农,搞过运输,做过专职司机……今年52岁的周核培,创业16年以来,一直不忘初心,诚信经营,口碑创业,致富不忘乡邻,获得乡邻啧啧称赞。前不久,他个人花费12万多元为村民修建的一条60多米长的道路已经通车。
辛苦创业跳出“农门”
出生于岳阳县月田镇国庆村的周核培,15岁时随着父母搬迁到洛王办事处大桥湖社区潘家组生活。“当时家里条件不好,随父母搬到洛王后,就开始帮着家里种菜、卖菜,成为地地道道的菜农。”周核培说,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摘菜,然后运到集市上卖,很辛苦。几年之后,他又开始尝试搞运输,拖砂卵石,还当过村里的专职司机。
2000年,他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3万元,向银行贷款30余万,创办了岳阳加佳加油站。“刚开始加油站利润并不大,甚至每个月都还要亏钱,那个时候四处筹钱,亲戚朋友都被我借遍了。”周核培回忆,当年的他甚至穷到驾驶证B照需要年检的140元费用都拿不出来,因为没钱年检,驾驶证最后作废。
前几年,加油站开始步入正轨,扭亏为盈,生活逐步好转。致富后的周核培不忘周边的乡邻,获得乡邻一致称赞,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黑”。
致富不忘为乡邻修路
“这个路9月份开始修,11月多修完,路面由窄变宽,由一车道变成两车道。”洛王办事处大桥湖社区潘家组的居民指着新通车不久的路,对记者表示,新修的路从之前的4米宽,变成现在的6米宽,居民们出行方便多了。
周核培的父亲房子右边有一条小道,连接到老冷水铺路,每天人流量有数千人。可路面只有4米宽,只能单车通行,会车困难,转弯看不到前路来车,交通隐患较大。周核培主动将父亲的围墙拆掉,将道路换到房子左边,并将路面拓宽到6米,进行水泥路硬化,可供两车通行,长约60米,花费12万多元,全部由周核培一人出资完成,过几天,周核培还打算在这条路上安装路灯,方便行人晚上行走。
修路捐钱并不只有一次。2007年,周核培房屋后面所在的老冷水铺路坑坑洼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尴尬状况让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不愿去。周核培号召乡邻一起捐款,将路面硬化。短期之内筹到9万多元,路面硬化过程中,花了14万多元,缺口5万多,周核培一人就出了3.5万元。
除了修路捐钱,周核培还热心帮助邻里,为乡邻排忧解难,成为当地居民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