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社会

奉献就是一种幸福 “献血大户”王永林完成第100次献血
作者:罗凯 黄文江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5日    责任编辑:高大智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罗凯 黄文江)他曾是英勇骁战的消防战士,也是家喻户晓的“献血大户”。今年3月4日,岳阳市“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得主王永林完成了他的第100次献血。至此,他个人献血总量达4万余毫升,相当于10个人的全身血液。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全国消防部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1999年,23岁的消防战士王永林,第一次伸出手臂捐献了400毫升血液,此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年都要坚持献血。部队里,由于训练强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献血不能太过频繁,但只要达到指标他就一定参与。看着家中一堆厚厚的无偿献血证,王永林说起了自己那时候的一个小心愿:希望自己到60岁时,献血次数达到100次。

令他万万没有想到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对献血有了重新的认识。

2003年3月5日,王永林又一次来到献血车上献血,此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刚刚发起,王永林知道后,第一时间填写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申请报告表。

2004年,湖南省学雷锋杰出志愿者表彰大会在岳阳召开,在这次大会上,王永林认识了湖南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欣。聆听了陈欣捐献的经历和感受后,王永林更加坚定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信念,希望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挽救病人的生命。

2016年1月10日,王永林参加完灭火救援回到队里,值班员告诉他红十字会来了喜讯,在中华骨髓库35万人份配型中,他与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相配。

听到这个消息,王永林十分兴奋,他主动向上级汇报,之后进行了身体全面检查,并于当年3月15日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成功捐献了12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北京大学一名在校研究生的生命。

而就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的时候,王永林发现医院里住了很多血液病患者,如果没有配型成功,就要靠成分血(血小板)维持生命。

也就是这一次,王永林知道了献血分为献全血和献成分血,且献成分血半个月就可以献一次,也更有价值。为了挽救这样的病人,在部队里,王永林一年献血七八次;退伍转业后,他献成分血的频率更高,去年达到了20次。截至目前,他的献血总量相当于10个人的全身血液。

一个储备充足的血库,可以挽救许多人生命。王永林知道,充实血库要靠大家的力量。作为岳阳市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形象大使,每年他除了自己献血,还积极发动亲人朋友、动员社会其他人士参与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王永林还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同到岳阳其他县(市、区)进行宣传,他逢人便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慢慢扭转了许多人对捐献血液及造血干细胞的认知误区。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注意!岳阳雷电大风还将继续 短时阵风风力将达7到8级
企业科技管理人员忙“充电”
近百“蜗牛”张谷英村欢乐过节
在湖南省残联和岳阳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岳阳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携手岳阳德馨助残服务中心,于当日组织100多位智力残疾人士及助残志愿者,与全国同步开展“蜗牛日”主题活动,让那些被监护人长期“保护”在家中的智力残疾人,得到了走出家门感受社会各界关爱的机会。今年,湖南省残联指定岳阳市残联的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代表湖南在全国同步开展主题活动。”全程陪同养子参加活动的胥晨光告诉记者,他希望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关心、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同时也让更多的智力残疾人了解岳阳智协,找到“娘家”,以得到参加社会集体活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