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社会

国家级非遗重点保护项目巴陵戏传承示范学校落户岳阳楼小学
作者:刘志恒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1日    责任编辑:高大智

image.png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刘志恒)6月1日,国家级非遗重点保护项目巴陵戏传承示范学校”的挂牌仪式在岳阳楼小学举行。

巴陵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岳阳古称巴陵。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岳阳便有了用“楚语演唱种种伤心事”的戏曲表演形式。清末是巴陵戏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的职业班社。

2006年5月20日,巴陵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岳阳楼小学联合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岳阳楼区文联,正式启动了“巴陵戏进校园”传承保护项目。

多年来,巴陵戏传承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沉淀、在活动中生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戏曲教学方法和模式。目前,岳阳楼小学“巴陵戏社团”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非遗文化小小传承人”,所编排的节目也在各级比赛中屡屡获奖。2015年9月,该校创编的少儿巴陵戏《巴陵代代梨园春》在全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首放异彩荣获一等奖;2016年,参加岳阳市非遗文化专场演出再获殊荣,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帆,给予了高度赞扬;2017年1月,受邀参加湖南省少儿戏曲春晚获金奖;同年7月,原创节目《梨园代代欣》代表湖南省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获最佳集体节目奖;今年元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迎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春天。今年5月,该校选送三名学生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湖南赛区选拔赛,再获一个金花奖、两个银花奖并有一人成功入围全国选拔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