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小记者

【小记者风采】岳阳小记者看博物馆的“全新打开方式”
作者:孙丽芳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2日    责任编辑:小记者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岳阳日报小记者活动中心携手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373班走进岳阳博物馆,全方位了解博物馆的文化和历史,感受民间艺术和创意,体验了一番岳阳博物馆的“全新打开方式”。

见缝插针  采访两位“领导叔叔”

上午8点50分,两台大巴载着东方红小学373班的56名学生,准时到达岳阳博物馆。在岳阳小记者活动中心的组织下,373班班主任荣敏、学校大队部老师何兵等带着孩子们有序进入岳阳博物馆。其中,该班30名身着岳阳日报红色马甲的小记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周活动现场,孩子们安静有序地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主持人刚刚宣布活动仪式结束,小记者马张博、唐沁怡、凤一鸣就迅速行动,见缝插针地“拦截”了两位“领导叔叔”——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卫国和市文广新局局长费荣新。

“叔叔您好,我是岳阳日报的小记者唐沁怡,我们可以采访您几个问题吗?”看到三位小朋友来到跟前,听到小记者的请求,“许叔叔”和“费叔叔”都非常配合地停下了脚步。

“您以前来过博物馆吗?”“您对岳阳博物馆了解吗?”“我刚刚听到,主持人说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呢?”“您觉得,博物馆在帮助我们了解岳阳的文化和历史上,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小朋友可以通过一些什么方式来了解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呢?”……三位小朋友向两位叔叔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许卫国常务副部长笑着摸了摸小记者马张博的头,耐心回答完问题后,还不忘为岳阳博物馆“做广告”:“你们以后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经常来这里参观学习!”

费荣新局长个子比较高,为了方便小记者们提问,直接蹲了下来,和小朋友们平视,给他们解答疑惑和介绍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你们很棒!”得到了两位“领导叔叔”的点赞,三名小记者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忙碌采访 小记者“围访”传统手艺人

在博物馆,湖南江湖名城众创空间有20个展位正在进行剪纸工艺、陶瓷制作工艺等民间传综工艺展示。

趁着其他同学在参观的时间,30名小记者带着任务四散开来,忙着采访手工艺人。

“叔叔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请问您这个点展示的主要是什么?”在剪纸的展位前,一名小记者“逮住”了一位剪纸艺人,开始紧锣密鼓的采访。

“叔叔,您做这一行多长时间了?”在陶艺的展位面前,小记者们围成一圈,亲手体验陶艺,而一名小记者时刻不忘自己的采访任务,拿着笔一边问,一边记录。

“阿姨,您为什么会做这个?您喜欢这个吗?”在一个摆满了画作的展位面前,几名小记者围住了漂亮的负责人,争先发问。

“您觉得,我们小朋友可以怎样参与您推广的这个民间艺术呢?”在竹雕的展位前,小记者看到展位上摆满了展品,听完“摊主”的回答,干脆趴在地上做起了笔记。

“老师,我采访了3个人啦!”“老师,我采访了5个人噢!”……小记者们不断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战果”,得到了带队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参观展馆  小朋友大开眼界

随后,在两位讲解员阿姨的带领下,373班的全体同学分为两支队伍,一起参观了博物馆基本陈列《洞庭长歌——岳阳古代文明展》、《湘北民俗文化展》及临时展览《万平森根雕展》。

“阿姨,这是什么?”“阿姨,这个主要是用来打鱼的对吗?”……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讲解员的讲解间隙,孩子们将旺盛的求知欲,化作一个个问题,向讲解员提出。

在得到了答案后,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满意的惊叹声。博物馆丰富的展品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特别是在根雕展中,各种奇形怪状的根雕艺术品完全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几人一组,围着根雕作品,琢磨形状和名字,有的小记者还非常认真的把一些简介抄下来,方便回去写作文。    “今天也太好玩啦!真有意思!”近两个小时的岳阳博物馆之行结束了,孩子们还兴奋不已。

据了解,岳阳日报传媒集团小记者活动中心还将持续组织小记者,开展岳阳博物馆之旅,充分发挥博物馆在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方面的作用,树立祖国下一代保护人类珍稀而脆弱的文化遗产,营造我市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孙丽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