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乡间,用执着留下最美光影


□本报记者 欧 梁

何志贤的摄影作品《乡间小曲进城来》

摄影,一门捕光捉影的艺术。很多人谈及摄影,都有过这样的感叹:“要出好作品,没有艺术细胞不行,没有资金投入万万不行。”

在平江县长寿镇,有这么一位地道的农民,他没有高学历,也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是在迫于生计的时候,拿着亲戚赞助的一台海鸥135相机和几本摄影入门书籍,奔走于连云山下的田间地头,硬是凭着平江人特有的那份执着,捕捉最美的瞬间,把自己的名字何志贤写进了《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岳阳日报》(原《岳阳晚报》)等主流媒体,把一幅幅记录乡间的作品送出国门,送上了国际性专业摄影赛事的颁奖台。

挚爱生活的选择

1970年何志贤高中肄业,因家境贫寒失学回家务农,随后当民办教师、入党、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正当他满怀壮志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改变家乡面貌时,一场大病把他“撩”倒在病榻上,一病竟是三年。他妻子的哥哥见他病后身体虚弱,生活艰难,便送他一部“海鸥”照相机和三本摄影书籍,让他改行当个体照相户谋生。然而,大概是接触过死神的缘故吧,他对人世间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珍爱非常。他不甘心囿于个人狭小天地混饭吃,而决心借助照相机那灵巧的镜头,展示千姿百态的人生,讴歌真善美,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于是,他在卧房床头旁边搭起一个狭窄的暗室,放大机买不起,就从废品店讨来一块汽车后视镜,朋友赞助一放大镜,以书上写的方法买来显影、定影药液。边行边试,何志贤就这样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精心冲洗制作自己采拍的照片,配上说明文,把它从当地邮局投寄给全国各种报刊。

为了更好的掌握摄影技术,何志贤克服家庭困难,报名参加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第一期大专班学习,该院的湖南辅导站设在长沙大学实验中心,每月在这里听课学习,离他家有一百六十多公里路程。结业时他的文化考核成绩和交拍的五幅毕业作品均获优秀。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使何志贤的思想修养和艺术素质都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有一次,何志贤去朋友家作客。在离主人家约二百米的地方,一阵犬吠,一条土狗呲牙裂嘴向老何扑来。

当时,何志贤确实有点胆战心惊,自然的后退几步,但下意识的举起相机瞄准目标。那狗却直立着不敢再往前来,大概认为他手中的相机是对付它的武器。无巧不巧,两只白鹅在此时飞快地跑过来,朝着那只狗整齐的低头振翅,构成了一幅构图绝妙、充满戏剧性的场景。说时迟那时快,何志贤他当机立断,及时抓拍下来,客也不做了,快速返家,迅速剪片冲洗。这幅取名风趣诙谐的《报告队长》,一经发表,获奖无数,还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多次选送出国参赛。

影者匠心的记录

从事摄影,身边亲戚街坊的印象就是,何志贤经常像个“战士”一样,挎着摄影包,举着镜头,行走在长寿镇的阡陌巷尾。而在何志贤眼中,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成了他不可错过的对象。也由此,他一幅幅关注公平、关注环保的照片屡屡见诸于报端,也让他多了许多头衔,《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岳阳日报》(原《岳阳晚报》通讯员,很多作品还经常被多家媒体转载。

一个有作为的摄影者不仅要能拍出优秀的新闻照片,而且还要善于拍摄出色的艺术照片。这正是创作者所追求的“瞬间美”内涵的最高境界,何志贤正是这样追求的。

何志贤善于从平凡中发现美,有一次他到当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照相时,发现有位年近百岁的银发老母童心未泯,摘一朵玫瑰花举着,翘起兰花指,从指缝中观察花儿,脸上还时不时流露出幸福的微笑,何志贤及时抓拍了这张特写。当时,为迎接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由全国妇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华社《中国图片报》举办的《中国当代女性风采》摄影大赛正在举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将这张照片寄给组委会。

没想到,这幅以《童心》为题的作品,在“中国当代女性风采”美菱杯摄影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艺术类优秀奖,并被编入获奖作品专辑画册。

1992年端午节,何志贤受邀参加岳阳国际龙舟节摄影报道。中午,艳阳高照。何志贤正在南湖麦子港的草坪上休息,突然发现二米远的地方,一位金发碧眼的女运动员,从口袋里掏出一方手帕和绣花针线,一边与翻译愉快地交流着,一边飞针走线,绣起了“中国龙”的图案。当即,何志贤睡意全无,端起相机,连按快门,抓拍到这个动人的瞬间。

当年6月30日,何志贤的这幅“喜绣中国龙”的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中国之窗”专栏。紧接着,中央、省、市各大报刊争相刊发,并获得《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报》优秀作品奖。

何志贤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一往深情地将踏实的足迹叠印在连云山下,汨罗间的田间水畔。从农民到不吃“皇粮”的摄影记者。有两千多篇幅新闻艺术图片、文章见诸《人民日报》、《湖南日报》、《中国记者》、《中国摄影报》等多种报刊,获奖六十多次,全国性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四个,还有五幅摄影艺术作品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选送出国参赛,《村童的故事》荣获94年马尼拉国际摄影展览优秀作品奖。1997年荣获湖南省第十二届青年自学成才奖。由于成绩出色,他被推选为岳阳市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平江县第七届政协委员,还被中共岳阳市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孜孜不倦的追求

从事摄影四十多年,何志贤今年已近古稀。然而在摄影的道路上,何志贤没有停歇。搞了那么多年摄影,他想办个人展馆。

办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或散失无存,或只存样报印刷品,就算有,也大多浸染着岁月的斑驳痕迹。还有好些胶片保管不善,无法复原。

功夫不负苦心人,上海一家国际摄影艺术馆回复“可以试试”,图片处理后,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为了丰富、补充图片资料,孝顺的女儿买来专业数码相机,作为礼物送给他。

最近,何志贤还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他将早年拍摄的平江籍开国将军张震、方强、裴周玉、方正回家探亲的生活纪实老照片和三位开国将军亲笔题词勉励他的手迹及英烈故事文稿等一批红色档案,二十多幅珍贵摄影艺术作品老照片,共计三大类四十件文物级影像资料,于2018年9月全部无偿捐赠给平江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珍藏。要知道,这些资料,曾有不少人出高价收购,他都婉言拒绝。然而,他本人每月只有不到一千元养老金、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一个古稀老党员的这一义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多家媒体报道,让这位摄影老爹成为“网红”。

意外当了“网红”,何志贤丝毫没有骄傲。现如今,他如当年一样,挎着新买的数码相机,穿行在故乡的山山水水中。听说,他又拍摄了一批精品力作,正投往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