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并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

生死时速创生命奇迹

市一医院成功救治一名80岁心梗并心源性休克的老爹


康复后的李爹和市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一起合影

□本报记者 李弈萱

5个月前,80岁的平江李爹不曾想到一个本应平和的午后,却因突发心肌梗塞将他逼到了“生死边缘”。当时下午3点,李爹突然呼吸困难、胸疼难忍,继而丧失意识,陷入昏迷。发现情况不妙的家人马上拨打120救护车一路急驰,将其送到市一医院胸痛中心进行抢救。经过143天的精心救治,李爹终于在上周康复出院。

患者昏迷21天未醒 医生昼夜守候

据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余海峰医生介绍,2月29日下午4点多,李爹入院时意识丧失,呼吸极度微弱,血压也测不到,病人陷入心源性休克状态。5点整李爹被推进了市一医院胸痛中心手术室。

当日5点21分,手术室大门打开,潘港主任与龙胜春副主任告诉家属手术成功,血压渐起,病因是回旋支原来的支架完全堵死。5点半,李爹被推进四楼的重症医学科。夜晚12:30,因基础疾病重,患者血压骤降,重症医学科钟小芹医生一边抢救一边抽空安慰家属:“病人情况十分危险,我们一定尽力抢救!”

次日凌晨2:40,血压又降,心律失常,上呼吸机。钟小芹又将家属叫进去。她彻夜未眠,时刻关注血压、心率,不时调整着升压药的用量,从每小时2毫升到8毫升,从一种升压药调整到两种。科主任张成烜、副主任徐伏良告诉患者家属,“这是典型的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老人家又是80岁的高龄,成功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能救活就是奇迹。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一定全力救治。”

李爹的儿子心急如焚。病情来得如此急促、如此凶险,老人没有留下一句话,下一刻也许就是生离死别,谁又能接受呢?站在旁边的钟小芹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天、二天、三天,患者深度昏迷,十天,十一天,还是深度昏迷,大大小小的抢救已有五六次,升压药已调整到了三种。钟小芹说联合用药应当效果更好,随时严格控制药量,药效就会既温和又稳定。

多学科会诊合力抢救

由于重症医学科高度重视,市一医院张壮军书记也知道了这个患者的病情,他们再次组织了重症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专科的全院大会诊。“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我们要努力救治,做到穷技至诚,尽量创造出奇迹”。讨论会上,张壮军动情地交代着各位医护人员。

医者已尽术,然而十五六天过去了,患者只有无意识的流泪和微弱的抗争。蛋白质下降,红细胞偏低,咳嗽加重,胸腔积液……钟小芹及时将病情变化讲给家属听,不停地向上级医师汇报讨论、不停地调整治疗方案。

一个很大的难题让家属焦灼,让钟小芹反复斟酌。药物、针灸、呼唤,钟小芹仿佛就像是患者的女儿,坚守在患者的生死门槛前。直到第二十一天,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李爹终于微微地睁开双眼。这时,钟小芹才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然而,多数久卧病人的急躁心态在患者身上亦如燎原之火,让他感觉烈火烧身,度日如年,心神不安。由于李爹急躁,身上多处针管,使得他的病情反复惊险,4月10日至26日,李爹再次转入ICU,市一医院举全院之力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就这样,经过近5个月的病魔抗争,李爹终于上周康复出院。家属看到李爹从不省人事进来,到笑声爽朗地出院激动万分,连连对市一医院胸痛中心团队高超医术表示感谢,对他们即时、高效、畅通的“救命”通道赞不绝口。

争分夺秒

为生命畅通打开了绿色通道

谈及风险,岳阳市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岳阳市一医院内科主任潘港的一番话说到了患者心坎里。“患者来到医院看病,医生就要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除了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想办法克服自己的心理压力,而患者的信任就是化解这种压力的绝佳良药。”

据了解,此次市一医院胸痛中心成功抢救心源性休克患者,得益于医院领导高瞻远瞩的布局。病人在120救护车上时,即有医务人员介绍病情,并做了一些相关的术前准备。患者抵达医院后,就直接绕行急诊直达重症监护室,胸痛中心人员提前待命,争分夺秒为生命畅通打开了绿色通道。心源性休克死亡率80%以上, 此类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是市一医院乃至全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最大意义所在。迄今为止,岳阳市胸痛中心已经编制出一张胸痛病人区域协同救治的网络,上至省级医院,下到乡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再到120急救指挥中心,全市50多家医疗机构,600多位医务人员都被纳入到这张网中。此外,胸痛中心颠覆了传统救治模式,让患者从救护车直达手术室,胸痛患者只要拨打120,医护团队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

潘港表示,大部分心梗可以预防。如果为心梗危险因素制作一个榜单,前三名中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此外,糖代谢异常、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也可能诱发心梗。如果存在上述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话,就应提前预防。

相关链接

心源性猝死每年达50万人以上 抢救把握“黄金4分钟”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现象,目前,我国大多数心源性猝死现象是因为冠心病等各种原因,导致心律失常,心脏突然停止节律性搏动,心室丧失有效的整体收缩能力,发生室颤现象,从而失去泵血功能。

数据显示,中国心源性猝死人数每年达到50万以上,平均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那么,我们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呢?心源性猝死,是貌似健康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这种急症有极高的突发性和死亡率,而抢救的黄金时间是猝死发生后的4分钟之内。

为了帮助维持心脏泵血功能,医护人员通过持续心肺复苏,帮助患者维持生命体征,直到急救人员带来了电击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将患者抢救过来。在急救实践中,心肺复苏术配合电击除颤,是对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救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