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口罩文化


杨治钊

“出门,你戴口罩了吗?”经常听到有人关心地问。如今口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没有口罩不敢出门,或者说不好意思出门。疫情之始少数人对戴口罩有抵触情绪,没有感觉到口罩多么重要,认为是那些装酷的年轻人或者说有病的人才戴的,现在才真正认识没口罩真的不行,慢慢地,久而久之,开始接受并习惯戴口罩。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每个人出门都戴上口罩。

可是,你知道吗?一只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口罩,蕴含着一系列深厚的历史文化。口罩起源何时,怎么起源?史料上无记载,亦无从考证。但是古人最早认识遮掩口鼻的重要作用可追溯至西周。西汉礼学家戴圣著《礼记·曲礼上》记:“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晚辈站起来与坐着的长辈交谈,俯身低下头贴在长者的耳边悄悄说话,为了不让口气或者唾沫喷在长者脸上就用手遮住嘴巴。如此这样做,既表示尊敬又讲究卫生。

在长期生活中,先祖们逐渐认识到一味用手或衣袖挡口鼻,既不方便也不卫生,口罩因此应运而生。从西周开始经过二千多年的不断摸索,到了元朝时才正式出现口罩雏形。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7岁时即1271年跟随父辈从威尼斯出发,历时约4年的艰难旅程,终于到达元大都(今北京)。马可·波罗在我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他回国后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讲述由别人撰写的《东方见闻录》描述:“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里所说的“绢布”即为口罩。

从这些文字记录中看出,元朝热衷于戴口罩。这样的历史事实,还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一幅由元代画家胡环创作的出行狩猎画《番骑图》中得到印证。这幅图画上面描摹2位美丽的贵妇,身披红色长袍,戴高帽,戴口罩,低头弯腰,迎着风雪,在北风大漠中艰难向前行走。

马可·波罗在回忆中所记述的那个原始口罩的材质可不简单,据一些专家考证,那一块称为“绢布”的口罩,是用上等蚕丝与黄金线而织成的,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一般绢布,至于说是否起到防病毒的作用倘待考证,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口罩的国家,是肯定无疑的。马可·波罗在监狱里的这部回忆录流传出来后,引起外国人对中国的极大兴趣,而书中记录的戴口罩习俗,到1895年也就是经过了620多年才在国外开始流行起来。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把口罩进行了重新优化,并在医护人员中进行推广。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发明的六层纱布的口罩,在不经意间传到了中国。1910年肺鼠疫由俄国贝加尔湖经中东铁路传入中国满洲里,导致肺鼠疫得以迅速传播的罪魁祸首正是飞沫。这时的六层纱布口罩防御作用非同小可,在这个防病毒的神器的遮挡下,阻断了肺鼠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链条。

从那时开始,不仅中国而且全世界,人们都很快认识到口罩的重要性。现如今的病毒虽然改头换面成“新冠”卷土重来,但是口罩就像一面坚强的“盾牌”,抵挡住了病毒入侵体内,遏制了疫情进一步扩散,成效当然是显著的。人们越发认识到口罩的重要价值,口罩再次成为了宠爱之物,曾经一度脱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口罩竟然藏着这么多的历史。如今新冠疫情虽然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许多地方好多天连续出现了零增长,但防疫仍然处于关键时期,零增长并不等于零风险,防疫重在坚持,戴好口罩,不聚集,勤洗手,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