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得春风绿满堤

——“一江碧水润巴陵”岳阳日报沿江采访系列报道之一


长江岸线君山段。(资料图片)

江豚跃腾。(资料图片)

周辉军观测水面情况。侯 勇 摄

水利安保路项目施工现场。王 志 摄

飞鸟翔集。张峰庭 摄

张峰庭在濠河边介绍拍鸟的情景。黄 梅 摄

洞庭湖湿地。(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黄 梅

滔滔长江水,浩浩洞庭湖。水,是生命的源泉;绿,是生命的颜色。

两年前的仲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阳,从君山华龙码头极目远眺,欢迎他的是芦苇铺绿、水清河晏、江豚跃腾。站在生机勃勃的长江大堤上,他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殷殷期盼,谆谆嘱托。两年来,长江岸线岳阳段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进展如何?

4月15日,迎着和煦的春风,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沿江采访团一行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聆听碧水拍打江岸,感受长江岸线复绿的变化。

踏上龙华码头,只见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江流纵横、草甸青翠,令人心旷神怡。矗立岸边的林阁老巡护监测点,是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在长江岸线的唯一监测点,巡护员邓铁牛每天都要来到这里,对他所在的“辖区”进行巡护。

“以前这里是一个非法砂石码头,机器轰鸣,砂砾成堆,尘土飞扬,经过整治,现在水清岸绿,空气清新,经常可以看到江豚浮出水面跳跃的身影。”见到记者,满脸笑容的邓铁牛打开了话匣子。他不禁称赞,随着岸线生态环境的改善,如今华龙码头是江豚最佳观测点,也成为长江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市民的休闲好去处。

君山区临长江、濒洞庭,拥有44.8公里的长江岸线,占全省长江岸线的近1/3,是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唯一沿江环湖的县级行政区。记者驱车穿城而过,经过绿树成荫的柳毅路,来到君山区长江干堤荆江门河段。大堤两侧,郁郁葱葱的防护林带散发着勃勃生机,犹如一条“绿色长城”,锁住滔滔洪水,护卫着长江沿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江之美,在其源远流长,在其九曲十八弯的原生态。”一同前行的君山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邓亚杰指着窗外,热情地介绍着。顺着他指示的方向,记者看到矮堤、矮围、工棚不见了,占滩蔬菜、欧美黑杨清理了,乱的宣传牌、广告牌、警示牌移走了……大堤上视野开阔,堤外绿草如茵,天蓝水碧,曾经杂乱无章、满目荒凉的岸线如今风景美如画。

“这两年来,牛羊淘汰,封洲禁牧,有效地减少了长江外滩的人为活动,使得长江沿线的生态迅速得以复原和保护。”邓亚杰补充道。

对于长江岸线生态环境的变化,君山区广兴洲镇洪市村村民颜桂兰感受颇深。她以前一家人在洪水港做着摆渡生意,那时候水井里的水质很差,现在就不一样了,喝的还是长江水,但是经过处理,已经可以放心饮用了。

“保护长江水,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这是记者采访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

走进君山区福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只见厂房里摆放着新型耕种机和大型粮食烘干机,合作社理事长晏美军正在和社员们商议着春耕的相关事宜。

晏美军是君山区万头猪场养殖大户,养殖生猪20多年,每年生猪出栏达到1千多头,污水直排。为守护好一江碧水,他积极响应生态环境整治的号召,在全村第一个拆掉自家2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同时发动全村153户养猪户全部实现退养,并带领大家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始规模化种田,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托管土地6万多亩,实现年收益14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每人每年分红几千元。退出养殖,积极转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晏美军感到路子走对了。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长江大堤水利安保道路工程建设现场,只见大堤的水泥路已铺上了沥青,红瓦木屋的驿站基本落成,一旁焊花四溅,工人们正忙着焊接景观平台防护栏,整个工地紧张有序。

水利安保路项目是君山区利用滨水景观资源打造的一条集通达、堤固、岸绿、景美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大道,路线全长约36.8公里,将打造洞庭湖国际马拉松赛道。“目前,工程已完成堤顶绿沥青下面层,14公里绿道边坡绿化以及7个观景平台建设。”现场一位施工人员介绍说。

住在工地附近芦苇总场的村民们吃完晚饭,三三两两来到堤上散步,有的依靠在新修建的栏杆上与同伴闲聊,好不惬意。“这个赛道修好了,我们可以天天去跑步啦!”村民们满怀期待。

一路采访,一路收获!记者的心也随着岸线的美景、美事荡漾开来。

记者手记:

人间四月芳菲天,徐徐清风拂面来。踏上长江岸线君山段,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江碧水”的魅力。

岳阳有着163公里的长江岸线。近几年来,“保护长江岸线生态环境,守护好一江碧水”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巴陵大地掀起了“打造最美长江岸线”的热潮。目前,通过大力实施长江大堤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岸线复绿1.3万亩,港口码头复绿47.7万平方米。

水清岸绿,江豚嬉戏,沙鸥翔集……长江岸线岳阳段生机勃发,一步一景,描绘了一幅幅人水相依、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