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年 甘征文大型花鼓戏《求索》剧本成稿


本报讯(夏 凡)将屈原与汨罗的故事搬上花鼓戏舞台,会有怎样的视听感受?7月22日,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林携专家组来到汨罗,就省文化综合发展项目——大型花鼓戏《求索》剧本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和汨罗市文旅广电局负责人及该剧本作者、汨罗知名剧作家甘征文老先生,屈学专家刘石林老先生等进行深入研讨,力争得到国家艺术基金扶持。

耄耋之年的甘征文是汨罗文坛老前辈、从事戏剧艺术创作40多年,共创作大型剧本20多部,其中大型现代戏《八品官》《乡长本姓赵》先后两次获曹禺剧本奖,《平民领袖》获全国文华剧目奖,戏曲电影《乡长本姓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型现代戏《甜酒谣》获国家艺术基金。此次甘老创作的《求索》剧本从构思到成稿历时5年,旨在弘扬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汨罗文旅融合发展。剧本分为序幕、罗郡遇故、打鱼游江、挺身护民、怒斥贪官、香车迎屈、临危救师、尾声共8场戏,精要重现了屈原在汨罗9年与老百姓一起生活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屈原上下求索、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研讨会上,甘老讲述了创作《求索》剧本的初衷。他说,汨罗最具有文化品牌的是屈原;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前人们提到屈原大多是讲他在汨罗投江而死。屈原在汨罗生活了9年,汨罗的人文山水对屈原的创作起了很大作用,为何不讲他的“生”呢?所以希望通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讲好一个汨罗与屈原的故事、一段屈原与汨罗的情缘,展示一个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光辉形象。“《求索》剧本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即使现在拿出去也是一部精品。”刘石林老先生在研讨会上对剧本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出了建议,可以将剧本浓缩为一个45分钟到1个小时的情景剧,作为屈子文化园的长期保留节目。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林高度肯定了该剧本。他认为,将该剧作为屈子文化园的一个长期保留节目,让游客、当地老百姓借助这种特殊的地域、特定的仪式感,来永远纪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与文旅融合大趋势、文化发展环境相融合相适应的,这种经验和模式很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