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天然牧场 彭宏伟 摄
站在城陵矶水文站上,媒体团成员倾听讲解员述说这里与总书记的故事。
五月的东洞庭湖,岸芷汀兰,波光粼粼,湿地里芦苇成荫,江水中江豚腾跃, 一片勃勃生机。
岳阳,长江岸线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主战场,迎来了新客人——5月16日至18日, “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岳阳,43家全国媒体的70名媒体人、经济学专家学者,网络大V,先后前往华容县三封寺镇华一村、君山采桑湖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麋鹿救护站、华龙码头、林阁老巡护站、城陵矶水文站、催化剂长岭分公司、临湘市黄盖镇广坪村等地,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一路回访,记录长江经济带上独特的岳阳风采,展现洞庭魅力。
“快看,那里有江豚!”5月17日,岳阳君山区华龙码头前,中国网资讯旅游中心副总监秦逸一声惊呼,采访活动的记者们操起“长枪短炮”,纷纷抢抓镜头。
而就在20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来到湖南岳阳位于长江沿岸的君山华龙码头,总书记走进林阁老巡护监测点,通过实时监控察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并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君山华龙码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码头,突然“火”了。谁能想到,这个水草丰茂的湿地,以前是一个忙碌的砂石码头,每年加工砂石产出达40多万吨。砂砾成堆、土地硬化、噪音隆隆,江豚、麋鹿等生物避之不及,并直接影响汛期行洪。
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的岳阳,正努力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发展理念。自2015年以来,岳阳开始持续深入开展整治违规使用长江岸线资源,整治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湘江东洞庭湖采砂运砂秩序等专项行动,取缔了长江和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等地39处非法砂石码头并进行复绿。
如今,通过拆除码头堆场、修复周边生态,39处非法砂石码头早已面貌焕然一新——春风拂绿,莺飞草长、生机盎然,已然没有了砂石码头的印记。
岸绿了,水清了,候鸟回来了。2018年,洞庭湖越冬候鸟达到22.64万只,比上年增加了18.9%。野生麋鹿由2012年的65头,增加到2017年的164头,长江江豚监测记录数量也达到220头,稳定栖息种群达120头。
逐渐恢复的生态环境,给了这次回访的70多名客人一个大大的惊喜。“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江豚腾跃嬉戏,郁郁葱葱的芦苇荡,八百里洞庭果然壮观!”在洞庭湖生态保护上,来自常德尚一网记者吴紫欣认为,岳阳与常德两地应通力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坚决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70名媒体人、经济学专家学者,网络大V,通过4D电影,争相了解洞庭湖水域冬夏季候鸟小白额雁、反嘴鹜、白鹤、天鹅等鸟类的故事。
“这里重点保护植物屡屡露面,珍稀鸟类频频出现,候鸟还变成了留鸟,东洞庭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在采桑湖大堤和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麋鹿救护站,映客直播的网络大V李威澄正举着手机,向全国6万多名粉丝,现场展示他眼中东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提升水质、加强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岛、增大候鸟食源补给地……一系列的措施有效落实,让采桑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得到修复。据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监测结果显示,采桑湖水质明显得到改善,总体达到Ⅲ-Ⅳ类水,湖区监测到的水鸟有6目8科23种13863只,达到历史新高。
岳阳受水滋润,也饱受水之患。 “四水三口二河”入洞庭后,在城陵矶“九水归一”通江达海。被誉为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和水质“晴雨表”的城陵矶水文站,已在洞庭湖畔屹立了115年,受到历届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之一,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总书记高度关注水安全问题,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守住以水为突出特征的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底线。”站在城陵矶水文站台上,省社科联副主席汤建军认为,岳阳应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实到位,铁拳治沉疴,保“一湖四水”安澜,努力打造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湖南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
生产废水的肆意排放,一直是生态环境重要的污染源头之一,如何将废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考验着岳阳化工企业的管理经营智慧。在催化剂长岭分公司综合车间氨氮汽提装置现场,中国日报网记者黄硕与随行媒体团成员一同参观了长岭公司高浓度氨氮污水的处理流程。
“目前他们氨氮处理装置每年的污水处理量为80-100万吨,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实现氨氮年减排1800多吨,长江断面的氨氮含量降低到0.5mg/L以下,达到了Ⅲ类水要求,为保护长江水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黄硕认为,长岭公司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战场,而这家企业在污染防治重要战场打了一场漂亮技术仗。
来到位于长江和黄盖湖交汇处的黄盖镇,这里是“空心房”整治行动的“集大成者”。为加大对黄盖湖湿地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打造“稻田公园”和沿堤风光带,黄盖镇将沿黄盖湖大堤和长江大堤50米范围内360栋“空心房”全部拆除。“拆除了360栋空心房,为长江腾出了空间!“环球网国内频道主编朱马烈这样点赞岳阳生态保护建设。
打赢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岳阳任重道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岳阳还将强力开展保护与治理“七大行动”,包括加强沿江化工企业整治、长江岸线码头整治整合、黑臭水体治理、沿江环湖生态修复、沿江环湖地区“空心房”整治、重点领域整治、河长制落实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根治“沉疴”,保洞庭湖安澜。
岳阳,正以“绿”换“金”,扬帆远航。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 勇
“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湖南站考察采访团5月18日结束了对岳阳的采访。在这为期3天的行程中,43家网络媒体先后来到了三封寺镇、采桑湖、东洞庭湖保护区、华龙码头、城陵矶水文站,岳阳楼、长岭、黄盖镇,对长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污水治理、绿色农业、产业转型等进行采访,运用文字、图片、航拍、视频、直播、VR、H5等多媒体形式,深度挖掘、立体报道了独特的岳阳风采。
本报特刊登几位媒体团记者的佳作,让他们说说岳阳印象,为岳阳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