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雷锋” 乐为社区和谐献余热
岳阳日报全记者 (李 婷)他是一位年过七十的古稀老人,生活在老旧的铁路小区,他是社区里的“雷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他奔波7年,自掏腰包3.5万元,促成社区老旧房屋居民入住新居。他就是居住在东茅岭街道学坡社区的铁路退休职工刘征义。
刘征义1945年生于岳阳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因生活困苦、环境艰难,母亲和六个兄弟姊妹相继离世,13岁便和父亲相依为命。19岁时,由村里推荐到铁路部门工作,现在是广铁集团长沙房建公寓段的一名退休职工。在学坡社区,居民们凡是遇到了难事,都会想起向这位“雷锋”求助,他的电话已经成为了社区的“110”。刘征义至今没有入党,但他却是一位对党组织满怀热爱与敬仰的人。退休前,曾有领导动员他入党,可他却认为自己还没达到共产党员的标准,怕加入了组织给组织丢脸,不肯入。生活中,他却总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还随身携带一本《党章》常读、常看,可以说是一位组织上未入党、思想上已入党的“老党员”。
学坡社区20组有24户居民居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房屋里,该房屋由原铁路各单位的杂屋改建而成。由于铁路系统体制改革,物业等后勤部门移交地方未妥,房屋年久失修,出现了电线老化、墙体开裂、上漏下潮等问题,已经成了危房。这些住户大部分是铁路系统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和无业居民,无力在外购房。刘征义老人作为这些居民的一份子,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大家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毅然挑起重担,当起了这24户居民的代表,在广铁集团和地方政府间奔走呼吁。在刘征义老人的牵头努力下,广铁集团终于与岳阳市政府达成一致,决定在位于八字门的原铁路部门学农基地土地上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2013年,经济适用房正式开工,居住在危房中的24户居民都喜得合不扰嘴,期盼多年的安居梦终于成为现实。
在学坡社区里,要是有人家庭不和,都会喊刘征义上门来调解。此外,刘爹还乐于公益事业,热心帮助他人。社区有一位80多岁的方姓老人,儿女在外地务工,不能在身旁照顾,几年来,刘征义一直帮她买米买油。在刘征义的衣服口袋中,长期准备着一堆纸片,其中一张纸片上写着10个名字和交电费和水费的号码。他告诉记者,这10位居民的身体不好,不方便出门交电费和水费,每个月的12号,他都会拿着这张纸,为他们把水电费垫付上。而且交完费用回到社区,他又一户户通知他们,放心用水用电。
刘征义的老伴是一位盲残老人,常年卧病在床,一直靠刘征义照顾。刘征义常说,他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只要有人需要他帮忙,一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现在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可能也有跑不动的一天,但是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继续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