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天下> 历史

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对中国报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作者:    来源:搜狐网历史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1日    责任编辑:谢羽

王韬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第一次成功尝试,王韬也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新闻报刊之父”。

(王韬)

19世纪50年代,王韬前往上海,供职于墨海书馆。太平军进军江南后,王韬多次化名向太平天国政权进言,宣传政治改革、向西方学习等思想,但并未得到重视。1862年,清政府发现并追捕王韬,王韬在英国外交官的庇护下逃亡香港,在香港居住近二十年。1867年开始,王韬花费两年多时间游历欧洲。王韬在欧洲深深地被那里的工业文明所吸引,火车、轮船、电报,各种工业品给王韬带来深深地震撼。在对比了中外后,王韬认为中国士人埋头于儒家经典之中,视野不够开阔,对世界情势缺乏了解。王韬因而对欧洲的报纸非常关注,他认为报纸将政治、地理、风俗等详加介绍,有利于各地、各国互通信息,使人们了解外界。

(《循环日报》)

尽管此前在上海、香港已经对西方文明有所认识,但欧洲之行还是极大地影响了王韬的思想,他回到香港后即着手筹备办报。1874年《循环日报》正式发行,这是一份以政论时评为主的报纸,由王韬任主笔,留学生伍廷芳、黄胜等人做助手,每日发表对时事的评论见解。在《循环日报》的评论中,王韬积极宣传他的变法思想,他反对士人钻研严重脱离实际的八股,主张学习自然科学和发展工商业,改革政治体制,设立议会使上情下达等。此外,《循环日报》还登载中外各地的重要新闻,北京、广州、香港等城市的消息,主要是政治和社会新闻,王韬希望借助报纸改变中国信息闭塞的情况,充分反映民情,形成社会舆论。《循环日报》取得了成功,在香港、广州、澳门甚至东南亚等地发行数量颇大。

(《循环日报》)

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报纸不仅数量不多,且大都为外国教会出资办理,日后大名鼎鼎的上海《申报》也是由外国人主办的,外国人主办的报纸在倾向性上自然偏向于外人。《循环日报》则完全由中国人办理和经营,是当时所仅有的。因而王韬不仅在报纸的形式、题材上,也在报纸的创办经营上为中国近代报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