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效果图
塔吊林立,挖掘机、铁臂齐挥,推土机、运输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忙碌赶工……6月2日,步入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笔者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面。特别是孵化中心标准厂房C栋施工现场,施工队伍正抓紧进行外墙施工,不少意向企业已经开始预订厂房。
据了解,该园区正以高质量的服务、高标准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率的招商引资措施,不断使园区蓄势聚力、扩能增效,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
完善基础 增强“硬”实力
园区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始终是不遗余力,根据区位条件和发展需要,高标准统一规划基础配套设施。除本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资金用作园区建设资金外,还积极向省、市申请项目立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并积极动员入园企业、周边村镇等社会力量,参与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
1-5月份,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其中,新建占地20000㎡的园区标志性建筑迎宾广场,成为企业职工和周边群众的休闲娱乐圣地;新建平汨复线升级改造园区一标段道路1.36公里,进一步畅通园区交通。标准厂房C栋、综合楼、创新创业园标准厂房、“135”工程标准厂房3号栋、兴旺路延伸段建设等项目目前正加速推进,预计年前均可完工。
一流服务 创优“软”环境
作为全省13个省直管县试点之一,平江高新区将项目行政审批“二号公章”作为改革的首个“试验田”。在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设立了园区“二号公章”办,按照便企利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要求县直相关部门下放园区项目建设相关行政审批权限。
“我们由各县直部门分别派驻2名业务骨干到园区驻点工作,并明确一名副职全程负责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实行“一站式”代办服务。” 园区“二号公章”工作人员介绍道。通过改革,园区共承接县发改、国土、环保、住建、人社等12个部门共34项行政审批权力,进一步释放了活力,实现了“高产高效”。制度实行以来,园区“2号公章”共完成28个项目注册、环评、规划、报建等行政审批手续300多项,行政审批效率提速60%以上,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300多万元,间接创造社会效益1000多万元,园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此外,园区还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等,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劳务招工等服务,切实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引优聚强 全员“大”招商
园区开发建设,项目是关键。“在招商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园区的发展定位、资源条件、产业导向,党政一班人主动出击,抓招商、抓项目,大力推动优质企业向园区集聚。”园区招商局负责人说。
据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潘典宏介绍,平江高新区通过定期开展干部招商业务知识培训,并将招商引资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范畴,不断给干部“输血”“增压”,形成了人人心系招商、个个围绕项目的“大招商”局面。同时,在摸清各地产业发展政策和自身发展优势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派出专业招商队伍长期驻守。目前,已在上海、郑州驻点主攻石膏建材和食品产业,接下来还将在深圳、东莞等地多点驻守打好“持久战”。此外,园区负责人还带领干部逐户拜访平江籍企业家和符合主导产业的旗舰型企业,全力挖掘信息源。仅今年4、5月份,就带队外出5次以上,拜访企业20多家,获取招商项目信息120余条,并取得了上海49家企业的有效信息作为重点对接对象。
年初至目前,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已达9个,总引资额超过7亿元;当前意向签约项目8个,其中拟投资6.6亿元的石膏建材及云母产业项目将于近期签约落户,另外还有不少优质企业正在与该区进行洽谈,准备入驻该园区。“通过努力,今年力争引进产业项目20个,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园区招商局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 李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