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潘家大辣椒 乡愁里的华容味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6日    责任编辑:许铭


①.近几年,湖区不是涝就是旱,去年还受了洪灾。今年,农户、合作社、县镇农技干部一起发力,“潘家大辣椒”平均亩产3500公斤以上,3个辣椒就有1斤重。

②.每年3个月采收季,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靠采收出工还可以赚得100元一天的“工资”

③.本地农户郑先云通过流转承租土地350亩,创办了合作社,主要种植“潘家大辣椒”。7月以来进入辣椒采收季,他的合作社平均每天能采5吨鲜椒发往广州江南农贸市场,是远近闻名的“辣椒大王”。

④.华容县、镇两级搭台,举办辣椒美食擂台赛,邀来省市媒体广为推介。

⑤.不使用农药化肥、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大辣椒刚从地里采摘上来,马上就地装箱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⑥. 治河渡镇农技站副站长、资深农艺师李正刚,从事潘家大辣椒繁育改良30余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也养一方物产。被誉为湘北辣椒之乡的华容县治河渡镇(原潘家乡),种植大辣椒已有百年历史,是我省晚熟辣椒的主产基地。当地特产“潘家大辣椒”具有个大、肉厚、皮薄、微辣、高产量、采收期长等特征,是一个名优地方的蔬菜品种。

潘家大辣椒原产地是个四面环水的低矮冲积平原,后筑坝围垸开垦农田。因与外界有水相隔,垸内有着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土质是湖区特有的沙性土与沉积土混合壤,有机质与矿物质含量丰富,给予了潘家大辣椒个大、肉厚、皮薄、甜香微辣的天生竞争优势。

“潘家大辣椒”1990年获省农业厅正式命名。2007年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201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

1990年,省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正式将其命名“潘家大辣椒”,并将核心产区华容县治河渡镇确立为全省渡淡蔬菜生产基地,常年保有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年产量1500万公斤以上。今年,华容抓住治河渡镇灾后生产恢复这一工作中心,着力调优农业结构,在全镇发展辣椒种植8000多亩,占耕地总面积44%。7月以来,进入辣椒采收季,初步统计亩产可达3500公斤,按目前每公斤3元的市场价,刨除每亩2000元的种子、有机肥成本,利润超过11000元。

关于今后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张水锋向笔者介绍,明年,该镇将立足本镇21家农业合作社,引入企业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扩大产品价值升值空间;以“全椒宴”等特色美食为切入点,在初具规模的黄篷村一带发展农家休闲旅游产业,带动全镇三产业发展。(文/刘立武 吴巍伟 图/吴巍伟)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禁拆治违 经开区一天拆违83处约2.6万平米
8月11日,经开区禁拆治违会战指挥部组织多部门在总部经济项目用地开展大型拆违行动,当天共计拆除违法建设83处约2.6万平米。
文春方调度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周边仓储清零工作
8月14日, 经开区工委书记文春方来到木里港管理处新华社区,现场调度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周边存量违建仓储清零工作。
禁拆治违 经开区是认真的!
8月10日,笔者从经开区禁违局获悉,今年1至7月,该区拆除违法建设561处约8.4万平米,其中拆除新增违建243处约2.5万平米,拆除存量违建318处约5.9万平米,同时在全市率先展开存量棚亭联片清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