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打好“四张牌” 办好云溪教育
作者:邓志强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5日    责任编辑:汤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  全区上下要始终坚持不懈推进兴教兴学大业,通过牢固树立“科教兴区”理念,努力让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工作环境更加优化……”9月7日,云溪区召开庆祝第33个教师节表彰座谈会。全区教师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共话教育发展,区委书记张中于,区委副书记、区长余良勇分别采取不同形式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网络配图


近年来,该区牢固树立“科教兴区”理念,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落实常规管理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教,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该区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单位,荣获全市首批“湖南省教育强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打好“安全”牌。该区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城区学校周边20余家无经营许可证食品流动摊贩进行整治,对65家餐厅食品安全卫生进行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30余份;建立了校园安全管理系列制度,落实开学安全第一课、定期应急演练制度,突出加强防溺水、防火灾、防交通事故等安全知识教育;突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实行学生乘车实名制、坚持常态化路查制度;投入400余万元,将过度简易园车,全部置换成安全度较高的国标车。秋季开学之前,该区58辆校园车全部安装实时监控系统。打好“硬件”牌。近年来,该区整合城区教育资源、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公办幼儿园建设等重点工程,累计投入2.7亿元改善校园办学条件,对校舍、学校运动场地和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整体新建了7所中小学、4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造了一批教师周转房。通过持续努力,建设了一批合格学校,学校硬件设施条件走在全市前列。

同时,该区每年安排700-1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今年,重点对云溪中学、黄皋小学等9所学校进行标准化学校、标准化教学点建设;为10所农村偏远小学配备了办公电脑、添置空调、电风扇等设备;对路口中学等5所学校信息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配备84套班班通,建立了6间计算机教室。打好“均衡”牌。该区在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同时,着力优化教师资源,实行城乡教师定期流动制度,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制度,并通过“1+2”网络联校等形式,让偏远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该区认真落实阳光招生制度,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入学就读;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制度,建立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中职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今年来,该区累计资助贫困生1687人次,助学金共114万元。打好“保障”牌。该区加强保障教师待遇,教师工资按时足额打卡发放,养老、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工作补贴同等发放。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奖励办法,鼓励教师扎根基层创业奉献,鼓励教师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加大困难教师的资助力度,让困难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实行偏远农村小学食堂炊事员工资财政补贴制度和义务教育阶段专用校车乘车补贴制度。当前,该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干事激情空前高涨,办学特色、办学品质稳步提升,区域教育整体实力明显增加。(邓志强)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丈夫欠债,妻子抢欠条欲抵赖
即便欠条被销毁,只要有充分的证据佐证债权成立且债务未归还,法院一样会认定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依法判决偿还债务。近日,平江县法院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判决债务人归还债权人全部欠款。经双方朋友周某见证,李王二人签订协议约定:“李某自愿退出合伙,并同意将入股资金20万元作价18万元转让给王某。
最火资讯
围绕“生态+” 打造“君山蓝”
对全区环境问题进行排查,并广泛收集整理区内环保问题,对突出问题开出整改清单,明确负责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实行销号制度,有效地整改了在中央、省市督查和自行发现的非法砂石码头、水环境、生猪养殖等30个环保问题。“在整治环境问题,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要坚持科学有效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让山更绿,水更清。据悉,该区取缔长江沿线所有砂石码头后,全面开展复绿工程,目前,除正在施工的荆江门码头外,其他关停非法码头复绿工程已全部完成。
云溪区:综治民调进入全省一类
巡逻警车天天与群众见面、遏制“两抢一盗”案件成效明显,“平安云溪”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这是云溪区上下团结一致致力“法治云溪”、“平安云溪”建设的成果。
君山区:开展食品安全“护苗行动”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为加强对君山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9月3日起,君山区食药监局联合区教育局、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对全区73家中小学(含托幼机构)校园及周边开展“食品安全护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