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田野里,稻香味扑面而来,水稻金灿灿的一片,随秋风起伏着金色的稻浪,沉甸甸的谷穗被风吹得弯下了腰。伴随着轰隆作响的收割机声,田间地头奏响了一年一度的晚稻“丰收曲”。
“今年晚稻产量见涨,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还是搭帮了农业机械化。”11月1日,汨罗市桃林寺镇亦仁村的种粮大户吴安保最后几十亩晚稻正在抢收中。
吴安保早年在外务工,2006年,他回到村里,流转土地100余亩,发展水稻种植。后购买农机,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并于2013年与人合伙成立了安保农机合作社,目前已有成员100户。
“这次收割的晚稻共有1800多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相比人工作业,每亩可节约430元。”吴安保说,刚收好的新鲜稻谷会被运送到农机合作社的烘干室,5台烘干机便会立马运作,对稻谷进行烘干。
“两三年前,因为机械不多,潮湿的稻谷屯在家里无法烘干,曾经想过放弃。现在采用烘干机,不但成本越来越低,速度也越来越快,解决了我很多难题。”吴安保表示,他这里每天能烘干75吨稻谷,除了烘干自家的,还会帮助村里的农民一起烘干。
“从烘干到清渣一条龙,烘干的稻谷会以1.48元/斤的价格送往中粮米业,优质稻达到进入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标准。”吴安保不无自豪的说。他计划继续购置收割机与烘干机,保证三年进行一次换新。
吴安保还高兴地告诉笔者,现在国家对农机大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惠农贷”解决了他们建厂房、买机械的难题。
与吴安保一样乐开了怀的,还有汨罗其他农机大户。
近年来,汨罗市共扶持52家农机合作社,落实补助资金24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进行30万元的补助,用于帮助促进农机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设备购买、补贴、维护等。
“现在农机合作社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8%以上。”市农机局监管股吴江武介绍,在农业、农机重点建设项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上均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并对合作社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指导。
“汨罗现在还有多架飞机进行打药,然后由机械转运、收割、烘干,整个流程全部机械化。”吴江武高兴的说,通过政策的扶持,农机合作社的基础建设、装备力量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