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临湘:江心洲上的“割苇人”
作者:    来源:临湘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6日    责任编辑:汤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  有这样一群人,每年的11月份,他们像候鸟一样准时来到临湘市江南镇长江中的一处江心洲,三个月后他们又悄然离开,他们是一群季节性的割苇工。1月12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来自湘西的勤劳朴实的苗族兄弟姐妹们。

尽管每年的这个季节是长江水位最低的季节,但江南镇长江村江段仍江流湍急,江面上过往的江轮川流不息。江心洲是经泥沙淤积而形成的一个沙洲,南北两面被两条水道与长江两岸分隔开来,成为一个孤悬江心的季节性岛屿,总面积超过1万亩。每年的7月到10月洲子被江水淹没,当年11月到次年6月又会露出水面。年复一年的洪水泛滥在岛上淤积了一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为遍布沙洲的芦苇茁壮成长创造了最佳条件。

洲上没有通电,更没有电视和宽带网络,前往江心洲坐船是唯一的交通方式。记者一行乘机帆船经过近半小时的航程,来到了江心洲。

阳光下的芦苇荡,清风徐徐吹来,金光灿灿,甚是美。每年初冬时节,当苇花如雪、芦杆金黄之时,望不着边际的芦苇荡便开始热闹起来。这群来自湘西大山深处的人们在这里“安营扎寨”。一拨一拨地像冬季的候鸟一样,辛勤劳动,收割芦苇,为贫困的家庭增加点经济收入。

眼前这位边割苇边唱歌的阿妹叫欧金妹,今年53岁了,旁边这位是她的老公龙金康,他们两夫妇就是这群“芦苇刀客”中的代表,来自吉首市凤凰县两林乡。

割苇工人龙金康说:“虽然割芦苇很辛苦,但我们两口子70天能挣两万多,过年回家补贴家用。我很开心。”

据了解,江心洲上的1万多亩芦苇,必须赶在2月份前收割完毕,否则就会影响来年芦苇的萌发生长。每天清晨5点多,这些苗族汉子便匆匆吃过早饭、磨快柴刀,赶到5里地外的芦苇荡中收割芦苇。中午饭有专人送过来,就着寒风胡乱囫囵吞下,稍事休息又转身开始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们很乐观,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为了更加全面的体验割苇工们的生活,记者来到了五里路之外他们的临时住处。在这里,用芦苇搭建的低矮窝棚一个紧接一个,塑料薄膜覆盖防雨,苇草覆盖防风保温。窝棚里面苇草铺成的床铺上,杂乱地堆放着割苇工的铺盖卷。

这位身着苗族传统服饰的吴妹英奶奶已经70岁了,她是割苇工们的厨师,每天凌晨4点多吴奶奶就得起床,张罗30多人的饭菜。吴妹英奶奶的儿子、媳妇常年在浙江打工。为挣钱贴补家用,吴妹英与丈夫石昌庭一同来到这里收割芦苇。由于4岁多的孙女石泽雅留在老家无人照看,吴妹英夫妇不得不将其一同带了过来。

吴奶奶说:“来这里没有办法,就是想多挣钱,好让孩子多读书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4岁的小泽雅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小女孩,平时小泽雅除了帮奶奶干点活外,闲暇时就与奶奶聊天、跳舞,看江上过往的船只。

小泽雅说:“我不喜欢这里,希望能早点回去上学。”

采访结束,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时,小泽雅拉着奶奶追到江边与我们挥手告别,我们祝愿小泽雅能像同龄的孩子一样,在幼儿园里开心的唱着稚嫩的童歌。祝福苗族兄弟姐妹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岁末添新贵!美好置业、乐浦物流等项目落户汨罗“飞地”园区
作为省内飞地经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飞地”园区在招商模式中选择了创新。优冠实业集团是首家入园企业,自2017年5月正式投产以来,企业产值呈井喷式发展,截至2017年8月,优冠国内产值同比增长158%,2017年5月至12月总产值达3亿元,即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
岳阳县新闻速递
岳阳楼区区委书记陈阁辉调研洞庭街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