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颜君)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到处洋溢着一片生机。岳阳市君山区福星村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变得红彤彤了,十分诱人。好不容易联系上商贩,可因天气原因商贩没来,龚学兵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采摘下来的2万多斤西红柿坏掉。考虑到天气原因,看着地里这些易成熟难保存的40多万斤西红柿,他们心急如焚。
君山,自古就是“洞府之庭”,水质好,土地肥沃,野生蔬菜种植资源极为丰富。君山区的福星村更是一处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和善而居,勤劳朴实。今年,福星村不负众望,90个大棚都迎来了西红柿的大丰收。但面对“丰收”,种植户却始终高兴不起来。龚学兵是福星村的村民,早些年,他在北方学习种植技术,回村后,龚学兵便和李杰等几家贫困户一起成立了“积福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来,他们一起研究决定采用原生态技术,种植颜色鲜红、手感温润、可以当水果来吃的西红柿。“轻摘、轻装、轻运、轻卸”,为了不破坏西红柿的完整性,他们采摘完全靠人力,以确保完整的送到客户手中。“福星村的西红柿都是成熟后才采摘的,而市面上卖的西红柿多半是夹生采摘,未成熟的味道与自然成熟的味道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种植户李杰也很是纳闷,去年此时,他们都还能收回本钱,但今年却销售无望。前几天,他们为了销售出两千斤西红柿,自采自送,累得两天都没睡过一个好觉。为了节省开支,很多种植户就直接在大棚旁,搭建一个小棚,用于简单的饮食起居。
“西红柿不容易储存,成熟大了就会开裂、自然落地,然后腐烂。”谈起西红柿销售情况,龚学兵满脸愁容。他告诉记者,前几天好不容易联系上商贩,可天气突然变冷,商贩没有如约而至。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采摘下来的2万多斤西红柿坏掉。“90个大棚的西红柿以五毛钱/斤的价格,都没有商贩愿意上门。而刨去种地的成本、人工费,这个价钱只能是亏本。”福星村的农户们没有别的技能,全靠勤劳的双手来维持生计,就算手上爬满了老茧,背也压得直不起来,但他们从来不灰心。
农户李杰一家有4口人,自己出过两次车祸,小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今年才刚做完心脏手术。为了建起12个大棚,李杰已贷款10多万元。本来盼望着能有个好收成,还掉欠债,而现在他已经穷途末路。
农户龚学龙患有先天性贫血,常年需要药物治疗,为了建起西红柿大棚,他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后,再贷款了8万元,而今面临的困境让他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