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孙悟空为何是一只石猴?他曾想谋杀唐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5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一】

  历史上的唐僧(陈玄奘),不顾唐太宗的反对,翻墙西出了唐朝边境,开启迢迢的取经之旅。而在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剧情里,唐僧将依次收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长相、法力均颇为奇特的徒弟,还有胯下一匹勤勤恳恳十数载的白龙马。这应是我们所熟悉的取经团标配了。

  但神话往往源于现实。

  譬如,唐僧西出关外收下的大徒弟孙悟空,在历史书卷里,确能找到原型。

  那么,他又是何方人士?

  【二】

  有一个较为可信的参考人选,叫做石磐陀。

  原来,唐僧以一种不太雅观的姿势辞别帝都,一路向西,途经瓜州(今锁阳城)之时,大概是受到当地僧众的邀请,在寺庙讲经说法足一月有余。其间,有胡人名石磐陀者,在禅语中深受感化,决定拜其为师(成为了取经路上的大徒弟),并发誓一同西行。但唐僧此番取经,官方是没有授权的。不仅没有授权,还涉嫌违法“偷渡”,是要被缉拿的。因此一路关卡,是无法明目张胆地通过,得偷偷摸摸走。

  就这般狼狈并颠簸地过了一些时日,石磐陀这个“捡来”的徒弟终于有意见了。这怎么跟想象中的颇为“高大上”取经不一样啊?每当夜深人静,这位胡人兄弟内心就特纠结,翻江倒海的。原本以为做了一件“逼格”高的事,未想却落得如丧家之犬。渐有反悔之意。

  当然,每每石磐陀要发作,唐僧总会两手一合,语重心长道,徒儿,你得吃得了苦,这本就是一场修行。

  


  【三】

  终于在取道玉门关之后,危机爆发了。

  是夜,二人下马休息,各自铺下被褥。石槃陀持刀缓缓走来,行至半途,又转身折回。如是,来回数番。唐僧知他有异心,因而起身诵经。石槃陀呢,一是寻思不太好下手,二是未下定诛杀之心。遂回身睡去。翌日,徒弟找师父谈心了,言前途遥远,又无粮草水备,且偷渡过关,一经发现,即是死路一条,不如打道回府吧。如是云云。

  反正,就是把困难摆在面前,专捡艰辛的说!可唐僧却是心如石坚。

  石槃陀无奈,知师父终究无法从了自己。便打算硬来,露刃张弓,走在师父前面,横横道,摆在你面前就两条路。要么,咱俩一起收工,要么,我给你的人生“收工”,言罢,有意无意地摸摸刀柄。唐僧见形势紧张,却也不理会,端坐地上念起了佛经。石槃陀见师父没有正面回应,也就无从发作,又心中善念尚存,终下不了手,遂拿了行备物品,独立打道回府了。

  而这些场景,在《西游记》里似乎依稀也能找到痕迹。

  如原著十四回,唐僧初降孙悟空,尚处磨合期,却因价值观不同产生严重的分歧(悟空打杀了剪径的六个贼人)。“(孙悟空)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紧箍咒),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

  当然,在原生情节里,唐僧念得是佛经,而非“紧箍咒”。

  【四】

  这段故事,兴许是唐僧取经回国之后,在口承中,被细心的弟子记下了。

  石槃陀是胡人,又曾师从唐僧。因此也就是胡僧。胡僧,又和猢狲音近。石胡僧,就成了石猢狲,再演变,就成了石猴。这就是孙悟空石猴形象的最早雏形了。

  但这个原始雏形,性格结构扁平,故事性也显单薄。按现代话讲,就是没有什么卖点,炒作空间不大。于是,又在俗讲僧的传播里(俗讲为古代寺院讲经中的一种通俗讲唱,流行于唐代,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又加了一些舶来元素。譬如,成功“引渡”了印度神猴哈奴曼的部分特征。

  这哈奴曼,本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一只颇为神通的神猴。譬如,此君可飞腾于空中,法力神通,其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且颇富有正义感。又如哈奴曼同敌人战斗的时候,其中一个敌人用钉头锤打哈奴曼的头。哈奴曼的头安然无恙,而钉头锤却被震得粉碎。这些,和我们现在认知的孙悟空,颇有几分相通(筋斗云、七十二变、铜头铁臂等)。当然,古中国民间其他的神猴形象,也被零星地拼接到孙悟空的身上。

  【五】

  性格形象塑造,渐进丰满。但孙猴的名字,终究上不了大雅。

  这个时候,一位得道高僧的名片卡,就被塞进了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包”。

  此人法号释悟空。

  这位释悟空先生,俗名车奉朝。原为唐玄宗时期的从军小吏,后随唐使团出使西域(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文化交流团)。可行途其间,车奉朝患重病,不能随团返中原,便留在他疆养病。时西域佛教盛行,高僧云集,车奉朝在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病愈后,他果然从愿便皈依佛门。后师从三藏法师舍利越魔,遍学佛典。及有十数年,车奉朝请归故国,在三藏法师的支持下,带回西域法籍,回故土长安传教。是时颇有声望,后为德宗皇帝诏见,并赐法号为“悟空”。

  无疑,这位传取真经的悟空法师,就成了孙悟空原型的又一块拼图。当然,通过一系列的演变,终于有了我们所认识的孙悟空的初步艺术形象了。

  独特视角趣味解读西游、三国、水浒等名著题材,可搜索微信公众号“白马晋一”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用天才向极峰探险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许多美国学者都就乔伊斯及其作品发表过评论,包括理查德·M.卡因、休·肯纳。而在英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乔伊斯遭受到的唾弃与获得的欣赏旗鼓相当。乔伊斯自创了一种叙事风格,在这种风格下,思想时断时续,在各章间从一种形式演变为另一种形式,某一节的风格被塑造成一系列模仿小品文,另一节则可能是一部无法演出的戏剧,下一节又变成了奇异的问答(这里只列举了乔伊斯的几种创新手法)。
最火资讯
内蒙古发现最早考古学文化:8400年前裕民村遗址
”参与裕民村遗址考古发掘的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恩瑞告诉记者,在部分房址内有多处用火的痕迹,灶上的灰烬土堆积较高,未发现灰坑,则表明当时的生活资料还不丰富。化德县裕民村遗址本报记者韩梅通讯员应效娜在距离北京约350公里、地处乌兰察布市东北的化德县,一座距今约8400年、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古村落遗址刚刚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这就是化德县裕民村遗址,它被确认为内蒙古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遗址被确定为距今8400年左右,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种文化遗存,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发现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北方草原发现这么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比较罕见的。
北大校园内乾隆御书碑被荒置 属于圆明园遗物
石碑的前方虽有探头,但并未对着石碑的方向。如果有可能,这件对研究圆明园意义重大的石碑最好能回归圆明园,供游客参观。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求证后获悉,该石碑为乾隆御书诗碑,属圆明园遗物,荒置已有一年多时间。
《西游记》总导演杨洁老师逝世
很早就想去拜访杨洁老师,一直没有机会,当知道她去世的消息后,不禁令我沉痛,令我伤悲,令我泪流,心中似乎少了一种说不出的东西来,总之就是透骨酸心,愿杨洁老师一路走好。杨洁老师曾多次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杯奖”及其他奖项。虽然我与杨洁老师素未谋面,但是内心对她崇拜已久,或许是出自这种情结,或许是对《西游记》的喜爱,两眼泪珠不自觉地悄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