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屈子庙 平江港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0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潘刚强

  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李元度首倡,平江商会出资,在汨罗江畔的凤凰山西侧,仿玉笥山屈子祠,另外修建了一座屈子庙。屈子庙北锁磊石之咽,南引汨罗之水,西伏屈原潭,东拥凤凰台,水光山色,映翠浮波。

  屈子庙建筑规模与构造形式都与玉笥山屈子祠差不多,只不过庙门较屈子祠略高,而其内空较之稍短。庙的正面,分中部和两翼共三门,中门顶上竖嵌“屈子庙”三个大字,“冰清”、“玉洁”,分书左右。两翼庙檐下辟有八幅排式的灰堆彩塑,皆为古代传统戏剧中的人物故事,形象精美逼真。步入庙内,分为上、中、下三栋。下栋建有戏台,其屋面为八角亭,龙盘凤舞木雕檐角。戏台正面的石柱上镌刻李元度撰联: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湖南草绿,三叠频招宋玉魂。

  这副对联挂在屈子庙的戏台前,算是最为恰当。戏台前是麻石铺就的大晒坪,坪边木雕曲栏连接戏台和中栋。中栋是由四根麻石大柱撑起的楼阁,取名“信芳亭”,来自屈原《离骚》诗句:“不吾知其亦已矣,苟余情之信芳。”石柱上镌刻着两副对联,其一为李元度撰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另一联为李元度亲家、湘阴人郭嵩焘所撰: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

  又进上栋,方是供奉屈子神位的神殿。东西两侧悬钟架鼓,门庭立柱上镌刻着李元度纪念屈子联语中最有名的一副:

  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神龛正中,香烛供奉着“楚三闾大夫屈夫子之位”。右为女媭神像,左为木雕的关公神像,关公身旁立有关平、周仓。

  那么,平江人为什么会在百里之外的湘阴县境修建一座屈子庙?屈子庙中为什么会敬奉关公神像呢?

  这得从凤凰山的特殊地理位置说起。

  凤凰山并不高,却是有来历的名山。海拔高度平均四十五米,东西宽约三里,南北长十二里,一条带状山脉。据《湘阴县图志》载,相传轩辕黄帝南巡,只见这片洞庭之野水阔草绿,他便坐在山坡上弹琴弄乐。乐声引得天上飞来十二只凤凰,雌雄各六,和应着律吕鸣集此山,因而得名凤凰山。巧合的是,屈原故里也有一座小山叫做凤凰山。屈原当年不惜从玉笥山来到凤凰山,自沉河泊潭,也许象征他的“首丘”之死。

  从水运河道来看,凤凰山扼守着汨罗江通往洞庭湖的咽喉。凤凰山北端的凤凰咀,与对面的磊石山隔河相望。汨罗江东边的出口,便从两山相夹的河道注入洞庭湖。外有磊石山作为天然避风屏障,河湾水深面阔,紧傍凤凰山脊,凤凰山下的河泊潭,便成了汨罗江河口的第一个天然良港。直到清末民初,平江县货物全赖汨罗江水运进出。丰水季节,木帆船可达上游的龙门厂。枯水季节,五至十吨的货船可通航至长寿街。而载重一百吨的货船,在正常水位下,常年可直达县城。

  明清时期,外江和内河的水运业,都是由各地帮会控制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各水域通航承载能力的限制,自然划分成不同的航区。大型木帆船航行于四水(主要是湘水)主干流中下游洞庭湖而通往江淮,称为大河船,净载重量在一百吨以上。而四水上中游与各支流以至于溪河中,便只能通行称作小河船的中小型木帆船,净载重少则一吨,多则近百吨,以二十至五十吨的居多。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水运中兴,仅湖南一省,行驶外江的船帮便有十三帮,而内河可通航县,先后形成四十八帮。后来,湘阴帮与长沙、善化、湘潭、浏阳船帮联合起来,组成五邑帮,湘阴商船集中运力参与湘江的货物竞争,汨罗江的货物业务,渐渐地全部落入平江帮的手中。但有一条无法改变:大河船与小河船的货物转驳,必须停靠河泊潭码头。河泊潭属湘阴县境,平江往来商船在人家管辖的码头作业,经济命脉掌控在别人手中,历来有诸多不便。平江商会多年来不知想过多少办法,明的暗的采取过种种手段,一直想由平江人自己来掌控河泊潭码头,都没有如愿。

  平江商会的负责人找李元度帮忙。李元度觉得这是一件有利于平江经济发展的大事,他运筹帷幄,让平江商会向湘阴县府请求修建屈子庙,走活了一招“以文载商”的妙棋。李元度不仅为屈子庙题额,还亲撰《河泊潭新建屈子庙碑》记之。

  李元度提出的理由无懈可击。汨水为平江经流,行二百里入湘阴,迳玉笥山为屈潭,屈子怀沙自沉处,即今河泊潭。平江与湘阴,同为古罗国。屈原庙食大湖南北,在平江与湘阴亦不止一处,偏偏屈子怀沙尽节之所的河泊潭独无,岂不是阙俎豆之报,人家会说我们数典忘其祖呢!再说凤凰山,为历代凭吊屈原的圣地。司马迁便在《史记》中写道:“适长沙,观屈原自沉渊,未尝不垂涕。”如今凤凰山上一片荒芜,人们无处凭吊。国朝有个叫周韫祥的,就曾赋诗说起这件事:

  朝登磊石岭,暮宿凤凰台。

  日落愁人泣,天空野鹤哀。

  轩辕不复返,灵鸟何时来?

  遗迹茎萧索,临风漫举杯。

  湘阴县既在玉笥山建有屈子祠,而凤凰山与其林深草乱让人“临风漫举杯”,不如我们平江人出资购地,再在凤凰山修建一座屈子庙,作为人们从湘水、洞庭乘船就近凭吊屈原的场所。如果怕当地百姓有意见,我们建庙所需的材料,全部从平江县境调运过来,保证不损耗湘阴县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

  如此说来,何乐而不为呢?由平江商会各盐号捐金购地立祠,各船户亦出钱相助,共筹得八千余金。标记有“平邑”字样的青砖、麻石和木材、花草,用快船运上凤凰山。平江帮会的牌子,终于在新修的屈子庙挂了起来。兼作平江商会会馆的屈子庙,庙门修得比屈子祠略高,戏台前的地坪更大,信芳亭那四根石柱子,撑起的楼阁成了中转货物的堆场仓库。屈子庙中祭祀着财神关帝爷,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那以后,汨罗江尾闾这段分支,便叫做平江河。凤凰山屈潭码头,便叫做平江港。由于汨罗江在河泊潭形成一个乙字型的弯道,凤凰山虎踞龙盘,屈子庙的山河气势比玉笥山屈子祠更为壮观。往来的军政要员、商人、船老板,都会到庙里来烧香敬神,岳州知府和平江、湘阴知县,依例还要春秋两次拜祭屈原。到了五月初五赛龙船,七月十五放河灯,这是汨罗江的盛大节日,河泊潭上舟楫云集,码头岸边人山人海,屈子庙里烛光冲天,唱起戏来更是热闹非凡,远近的百姓将庙里的厅堂挤得水泄不通。

  郭嵩焘曾有《谒屈公祠有怀李次青》诗赞道:

  生长江潭屈子乡,罗渊疑冢久荒凉。

  一筇白发寻遗迹,万壑苍烟隔夕阳。

  长佩高冠骚意在,抽思惜诵楚风长。

  昌江独揽湘流胜,洄溯蒹葭水一方。

  1958年围垦国营汨罗江农场,将这段河道的出口堵死,平江河变成了哑河。平江港的名称,依然沿用至今,只是那些喷着平江港编号的船只,永远只能在洞庭湖上漂荡,再也无法驶进河泊潭。1969年,香火衰落的屈子庙被夷为平地。李元度题写的“屈子庙”匾额,被一位村民保存下来。旧地辟为橘园,当年后花园中幸存的一棵桂花树,历尽沧桑依然枝繁叶茂,见证未来的变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