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去养心殿感受大清朝的兴亡盛衰
作者: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2日    责任编辑:谢羽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西六宫区域,紧邻乾清宫,为一所独立院落。这里不仅是清朝雍正以来权力的中枢,也是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这里,不仅留下了“中正仁和”“勤政亲贤”“三朝圣训”等匾联,昭示出清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思想感悟;更藏有“三王”的稀世墨宝,寄托了皇帝的翰墨情怀。静谧佛堂,展现出皇帝修心养性的愿景。不仅是“明窗开笔”“宴飨祈福”等体现皇家的融融之情的典礼的发生地,亦是“垂帘听政”“皇帝逊位”等皇权之争的历史见证者。

养心殿的平面布局

2015年末,故宫博物院启动了持续5年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在此期间,养心殿区域暂停对观众开放,为弥补观众“过门而不得入”的遗憾,养心殿“走出”紫禁城,以巡展的方式,让观众在家门口“走进”养心殿。7月3日,“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第四站)在山东博物馆开幕。不同于故宫博物院以往的专题文物展,此次展览采用了以原状景观复原为主,分类展示为补充的展陈方式,力求最大限度还原养心殿各区域的原貌。

展览按照比例复原了养心殿明间(中正仁和殿)、养心殿东暖阁、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殿)、三希堂、无倦斋佛堂五个景观。观众徜徉展厅,便仿佛走进了养心殿,通过展出的240余件文物,近距离地了解清代帝王在养心殿的理政与学习、休闲与娱乐,感受帝王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回顾清王朝的荣辱兴衰。

展览现场

西暖阁:勤政殿里的为君难

西暖阁是皇帝在养心殿里召见大臣、批阅奏折等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宝座上方悬挂着雍正御题的“勤政亲贤”横匾及“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对联。这么多清帝里,在勤政方面,雍正皇帝是最为突出的,从他批阅奏折的相关记载中就可见一斑。此单元展柜展出了一个红色的小皮匣子,匣子体量不大,盖子上镶嵌一金属“奏”字,匣子里还有两把钥匙分别装在黄绸袋子内。为加强对奏折的保密,雍正帝令内廷特制配备西洋钥匙的折匣,颁给每个具折人二至八个不等,专供封装递送奏折之用。折匣钥匙由皇帝和具折人分别执掌,他人无权开启。

雍正帝每天除了要批阅大量的奏折,还要处理其他官方文书,接见、评价、任命官员……层层官僚机构事无巨细都要皇帝来裁夺。清代王公或官员想觐见皇帝,首先要呈递写有官员姓名、官衔的竹签。此次展览的专题展柜中有一对不起眼的竹签,长不足一尺,竹签头分别漆成红色和绿色,下部漆黄色,竹签上写有人名。这两件文物叫红、绿头签,又叫“膳牌”。皇帝早膳后会根据呈递的膳牌,选择需要召见的官员,开始处理一天的政务。

三希堂:寄情翰墨

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创作大量诗文,还广罗历代及当代名家书画,品鉴、摹习。如果不走进此次展厅中的养心殿,多数人不会知道,乾隆的书斋三希堂声名赫赫,面积却非常局促,只有8平方米,是乾隆十分私密的个人空间。三希堂原名“温室”,是乾隆帝的书房。乾隆十一年,乾隆得到了三王墨宝最后一件,王珣的《伯远帖》,特将“温室”改名为“三希堂”,并作《三希堂记》诉说了三希堂命名原委:“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则吾今日之名此堂,谓之为希贤、希圣、希天之意可。慕闻之先生之‘二希’,而欲希闻之之希亦可。”三希堂内部陈设幽雅、古朴,自乾隆至今仍保持原貌,观者可以通过此展一睹“收藏名家”乾隆皇帝书房的真容。

除了收藏书画,乾隆笃信藏传佛教,他特意将西暖阁后面的一间书屋改建成仙楼佛堂,每日写经以修行密法,并对藏传佛教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造诣。此次展出了“无倦斋”佛堂原状,重现了乾隆皇帝修习藏传佛教密宗佛法的场景。

展览现场

皇家造办:原来皇帝才是总设计师

乍听之下,皇家造办处似乎与养心殿没什么关系,其实康熙时期,这个专门为皇宫制作各种器具的机构就设在养心殿。康熙三十年后移至慈宁宫茶饭房,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养心殿造办处”。

养心殿造办处更像一个设计中心,只有少量的工匠,更多的能工巧匠则散落在全国各地,比如苏州做漆器的、景德镇做瓷器的。在展厅的一部分空间里,便展现了皇帝与造办处之间的密切往来。展品中有一件浑天仪,浑天仪的黄道带上镌刻满汉二体文款,汉文为“康熙八年仲夏臣南怀仁等制”。它是由清钦天监官员,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制造,并于康熙八年(1669)进呈朝廷的。浑天仪的环架安在紫檀木方形框架中。仪器可分三层,外层水平圆圈为地平圈,刻有度分。与地平圈垂直相交的是子午圈,刻有四象限。子午圈以内的各环分别为黄道带、黄道圈、赤道、白道,皆刻有度数。环架通轴的中心还设一地球,上面刻着“亚细亚”“欧罗巴”“利未亚”“阿美利加”等当时五大洲的名称。浑天仪可以作为一件康熙皇帝学习西方科技的见证。

膳牌

此次展览通过逼真的复原陈设、精美的宫廷文物,与观者一起走进了这座天子的寝宫,走进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权力中枢,见证了清朝康乾盛世的繁荣鼎盛,目睹了两度垂帘的衰败乱象,体味大清朝的兴亡盛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