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出来后,被广为流传,害苦了一线老师。因为这句话,教育突然就变成了一件无比沉重的事情,它相当于直接把所有的教育的责任都抛给了老师,“学生无错,教师无能”,这样的帽子扣得老师翻不了身。
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有没有问题呢?相信是没有的。这句话最早是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及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网友二:
我本人做了8年的民办教师,觉得自己对这个话题有些感悟,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老师对于每个孩子的长处,性格,缺点,运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成长,成才,这是老师的智慧,这是每个老师应该践行一生的教育信条,很对,可是人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教育不是万能的,有的孩子被父母纵容,娇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社会,父母却不肯给老师惩罚的权利,剥夺了老师的戒尺,岂不知,古代皇子的老师也是可以惩罚学生的,现在的社会没有了尊师重教的风气,何谈教育,孩子之上的社会,学习的性质是为了私利,金钱腐蚀的灵魂,何谈教育,却来指责老师不会教育,这是社会的悲哀,老师的悲哀,孩子的悲哀,我们应该觉醒了,尊师重教,是我们当务之急该做的。
网友三:
我不太赞成这种观点,不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谁说的。首先,人分四类:天才、人才、庸才和蠢才。天才无师自通,不须教化,自然而成参天大树。人才一教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庸才教啥会啥,决无发挥能力,离了拐棍就倒。蠢才教东往西,学正用负,还得借用律法鞭怠。其次,铜加入锡,一熔锋利;铁加入炭,百炼成钢;顽石精心打磨,也可成器,说明了外力可以改变物性的可能性,但遇上朽木呢?即使用刀功精湛,恐怕也不可雕琢吧。所以,教育对人的作用很大,但也有限度的;教师能力再高,想不切实际地改变所有人的生就本性,不可能、不客观、不现实。
网友四:
沒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来的,由于语句琅琅上口,当领导说这话可以增加自己的权威,不负责人的人自己不行又可以把锅推给老师,所以这句话就流行起来了。
再来看这句话的本身,首先是知识和成绩,有的人读书就是不行,如有人不信,我给一个班的学生,他们都不是傻子,不要他们考得多好,班平60分就行,有没有人来试,说没有教不好的来试试。可能又有人要说,成绩教不出来,可以培养他们的好品德和爱劳动啊,如真能成的话,这世界根本不需要警察和监狱了。
网友五: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初次看到这段话,你会感觉这话说得太装逼了,这话放到其他行业什么效果?没有破不了的案,只有不会破的警察?没有赢不了的球,只有不会踢球的国足?所以初次看到这话还是让老师们很生气的。
如果是专业知识老师肯定会教,学生能否学懂那是因人而异。而要拯救所有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那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需要的是教师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我们肯定相信,伟大的教师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但我们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伟大吗?能要求所有教师都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首先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