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教育

我采访了十个亿万富豪:有钱人就有独到的育儿秘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3日    责任编辑:李璇

虽然本人没啥钱,但不知幸还是不幸,有钱人还是认识几个的,也不乏“3个逗号”俱乐部成员。

注:3个逗号俱乐部指1,000,000,000,即10亿,中间有三个逗号。

平时也和他们交流下如何教育孩子,本来想总结出一篇《成功人士的5个育儿观》,或是《养成富有的习惯:有钱人的4个育儿秘密》,没想到越聊越迷茫:100个有钱人,就有100种教育观。

金钱,他们比我们多,育儿经验,却未尝比我们多。

因为,他们也在摸索。

没大学文凭,长得再好看层次也会受影响

A先生:某服装公司老板

A太太:某银行财富管理经理

女儿:12岁

A先生的女儿嘉嘉成绩不好。

A太太抱怨:成绩不好,也就算了,关键还瞎糊弄,老师发了一张卷子,60%不会做,但是居然还是全做完了。你猜,这是怎么回事?

“抄别人的?”

“抄的也倒好了,至少答案是对的,抄一遍起码也有点印象。她啊,全是乱填的!只要空白的地方,随便填些字就应付了。把我气得……做两遍胸部按摩才缓过来……”

“嘉嘉不是刚上了那个挺好的国际学校吗?什么人大附中国王学院。“

“那是我托了关系的!学校不是刚成立吗? 今年还好进的,过两年就难说了。而且,所有的资料申请书都是我帮她做的,累死我!“

“那她在那里学得怎么样?“

“愉快极了,因为——根本没有作业!不过也不是完全高兴,因为上课都是英语的,一大半都听不懂,所以,学校虽然还行,对我们没什么效果!

电影《天才枪手》剧照

“嘉嘉还是很聪明的,长得也好看。”

“人还是聪明的,但和她老爸一样,就是书念不好。其他杂七杂八书倒看了不少,审个合同条款刹灵清,她爸爸的合同如今都让她看。“

“那还逼着她读书干嘛,早点接老爸班好了。“

“不行啊,读书还是很重要的,女孩子要是没大学文凭,长得再好看,层次也会受影响。我给她报了英文补习班,在国内考个三本太难看了,还是要出国读大学的。

国外随便什么学校,拿个文凭,别人也不清楚,讲起来也算镀了金,这点门面总是要的。“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2.学运动不为拿奖升学,是为了社交

B先生:地产公司董事长

B太太:家庭主妇

儿子:10岁 女儿:7岁

大家都以为最好的中学是在美国和英国,其实还不是,在中学阶段,最好的学校是瑞士的寄宿学校。同时,瑞士寄宿学校也是相当昂贵的,《福布斯》公布的世界10大最昂贵寄宿学校排名,前9名都来自瑞士,第10名才是英国的伊顿公学。

B先生和B太太打算为儿子申请瑞士萝实学院(Le Rosey),每年学费370万人民币。

萝实的校舍是一个湖边的城堡,内设网球场、帆船中心、按摩桑拿及蒸汽浴室。埃及国王、比利时王子等都在这里读书,约翰·列侬等名人也把子女送到这个世界上最贵的私立学校。学校最注重培养学生的四项技能——外语、演讲、体育和艺术。

学校入学筛选也很严格,不仅筛选孩子,还要筛选父母。

在申请材料里,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比如说:

你认为你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二战时你的家族为社会做出过哪些贡献?

入学审查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你必须找一个德高望重的推荐人帮你背书,光有钱不行,要有社会地位或学术成就。

瑞士萝实学院申请书中文版

这对B先生不是问题,他的人脉很广,初步圈定了名校教授和BAT总裁。

至于对孩子的考评,分数只是参考,主要是面试,要看领导力。

B太太在家,主要工作是带两个孩子。自从有了孩子,她也在不断学习,博览群书,研究文学艺术。

她给孩子报了上了不少课外培训,主要是运动类和艺术类的,一些还请了私教。学科类她觉得不重要。

但和其他妈妈不一样的是,她没有让孩子参与任何竞赛,也不拿任何证书。

B太太说,学运动,不仅是健身,更是一种社交手段,比如说高尔夫,足球,滑雪,击剑,孩子什么都应该会一点,但是精通与否拿不拿奖倒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什么活动都可以参与下。不然有人叫你:周末我们去打场球吧。你说,对不起,我不会。那就尴尬了。

至于学艺术学乐器,主要是增加体验,培养审美。以后很多活AI都会做了,人不能去干机器的活,而是要发扬人性的那一面。考级?我们两个孩子都没考过。

学科分数B太太也不甚看重,但是她非常注重孩子的阅读习惯,鼓励孩子看大量的书,特别是中文的。

B太太说,儿子已经养成看中文书的习惯了,现在送去国外读书应该不会丢掉中文了。

女儿也是这样,要到初中才会送到瑞士学习。

3.孩子能上名校,是用钱堆出来的

C先生:某实业集团董事长

C太太:集团财务经理

儿子:18岁

C先生的儿子今年考上了英国名校,我向C先生表示祝贺,并讨教他的育儿观。

他说,有些东西我不想多说,说了人家会感觉是在炫耀,不过孩子能有审美和品位,能上好学校,的确是钱堆出来的。中学我就让他在外面上学,好好读书,不要考虑钱的问题。

不过,我对他要求是很高的,虽然他上了好学校,我还是不满意的,我一直觉得他太轻松,嫌他看书太少,特别是去国外以后。

“他不是小学3年级开始就看《史记》了吗,还带着书到国外读。“

我是他从小就对他启蒙和指导,进了学校后,我就是抓古文让他读史书,觉得比语文课学的那些课文都重要。他后面兴趣很大,我就偶尔和他谈谈心得。

另外我一早就引导他,告诉他爸爸的愿望是成为建筑师,但是爸爸数学不好,考不上。

我和他说,你将来是要做设计的,设计的灵感和根基来源于生活中的美好,所以你要比其他人更多地体验贵的和好的东西。

我不是很赞同什么快乐教育,什么给孩子自由,这些指导思想是有偏差的,孩子本身是没有什么抱负和远大的目标的。 他们活在当下,而学校和父母,是要激发和诱导,必须有规矩,必须有目标。

没有规矩和目标,一味的说兴趣就是放任。你听说过放任的黑背变成警犬的吗?

我们的教育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电影《摔跤吧!爸爸》剧照

4.我的孩子上国内公立,教育是回报率最低的事情

D先生:某基金主持人

D太太:IT公司人事总监

女儿:13岁,儿子:9岁

D先生虽然主持着一个50亿的母基金,身家上亿,但是既没移民也不买豪车。他住在市中心一个闹中取静的小区里,虽然单价不低但是也有些旧了。穿的是优衣库,出入经常自行车,两个孩子上的都是步行能达的公立重点学校。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D先生:

人人都说教育回报率,我看教育是世界上回报最低的事情,或者是最不靠谱的事情。没有钱教育是不行,但是砸了钱也不见得有效果。我从来都没分析出金钱和教育之间有什么正相关,不管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

当然,如果有足够多的钱,砸钱上个名校还是可以的。

我老婆有个朋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当招生官,有太多中国留学生想上宾大,于是就展开家长的竞争,一个办法就是捐款给宾大或沃顿,捐个100、200万美金肯定没戏,不过多一点就难说了。

去年一个捐款600万(美金),一个捐款2000万(美金),孩子都上了沃顿。

如果你砸个2000万(美元),哈佛也是可以的。

但是孩子毕业出来,99%是收不回回报的,能找份年收入10万20万美元的工作已经很好了。

投资教育不是为了回报,至少不是金钱上的回报。

教育投资的回报就是教育本身,千万别想多了。

5.我把女儿早早送去了美国

E先生:船运公司总裁

E太太:家庭主妇

大女儿:16岁, 小女儿:11岁

E太太在生了大女儿后,去英国读了个艺术史硕士,圆了自己的留学梦。

回来后,上了两年班,她生了小女儿,后来就再没去上班。

E先生和E太太觉得英国的教育有点偏学术,美国的教育更加实用些。于是,在大女儿读小学2年级时,E太太就带着两个女儿去了纽约,E先生在美国也有业务,两头跑。

E太太说,我们几个做外贸的朋友,孩子大多在美国念书,有的还是同学。平时我们大人一起打高尔夫,小朋友一起打网球。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现在都说洛杉矶的华人多,其实纽约也不少。有时候甚至连英语都不怎么说,这点不太好。

其他倒还好,回国看到朋友的小孩上幼儿园和小学这么吃力,小学4年级每晚就要做作业到10点,觉得自己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美国嘛,到了中学也很辛苦,一点也不比国内轻松,但是小学和幼儿园阶段还是符合孩子天性和成长规律的,最多的是运动。

但是课外班还是要上的,我们孩子一个学网球,一个学小提琴,社会活动也很多,我虽然不上班,每天也很忙,不是接送孩子,就是做社工。

如果说隐形的歧视,也是有的,不过还好,我感觉,50%美国白人是中性的,25%对我们很友好,25%有点排外。

特朗普现在和中国打贸易战,我们身处美国,总归有点不舒服。

以后回不回国?小孩都不会写中文了,估计够呛吧?现在给她们报了中文补习班。但是难的。英文好学,中文难学,她们当然更愿意用英语。

反正习惯了,在哪里都一样。

6.中国再不好,也要守在这里

F先生:高科技公司总裁

F太太:家庭主妇

两个儿子:学龄前

F先生:

我太太最近带着两个娃在美国,到处打听学校的事情。我和她说,游学一个两月可以,但是坚决不能在国外读书。

我们中国人,特别是男人,命运,是要和国运牢牢拴在一起的。

中国即使再不好,也要死守在这里。

身份认同感,很重要。

黄皮肤,黑头发,在一堆老外里混,你不会说中文,你到底是哪里来的?

失掉了自己的根基,人就像浮萍一样,缺乏重量和价值。

要在国内发展,那就要在国内上学,在中国做事,人脉很重要,人脉中,同学很重要。

● ● ●

本来,我想总结出一些富人的带娃经验,后来发现,很难归纳。每个人,因为自己的背景、见识、经验、处境,会得出不同的育娃观,有些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美剧《硅谷》剧照

当然,也有一些共性,比如:

重视孩子教育

重视孩子阅读

重视中文学习

重视体验和努力

不放任玩手机,玩游戏

有钱人,因为自由度更大一些,体现的育娃观就更加个性化,不能用简单的鸡血派和佛系,一概论之。

只是,在教育这个问题上,他们表现得更为自信,不太关注别人在做什么,更关注自己的目标,并践行自己的想法。

或许,之所以成为有钱人,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教育没有秘诀,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要适合自己的孩子,适合自己的家庭。

教育没有标准答案,不要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自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