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教育

清华大学大类培养改革第一年,首批“尝鲜者”怎么说?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3日    责任编辑:李璇

 3月30日上午,校长邱勇在工字厅东厅与10位来自不同大类的大一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本学期第一次“开放交流时间”,聚焦同学们对大类培养的感受和意见。

  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便是一种成长

  “2017年是清华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第一年。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大类招生和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同时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座的同学们是学校实施大类培养后的第一批‘尝鲜者’,如今即将面临专业确认,很想听一听你们的想法和建议。” 邱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邱勇在“开放交流时间”与大一学生代表倾心交流 记者 张帆 摄

  “在新雅书院的学习,让我充分感受到通识教育带来的开阔视野,打下宽口径的基础。同学们都很认同大类培养的理念,但面对专业选择,既有多样选择的喜悦,也有自主选择的困难。”来自新雅书院的陈宗昊“打头阵”,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王雪宁、数理类袁冬也谈了自己在大类培养专业方向选择上的认识和困惑。他们表示,大类招生给了大家再次认识自己、选择方向的机会。同学们的分类意向各不相同,希望大类之间的交流和不同院系专业培养情况的介绍更多一些。计算机类陈语凝认为,大类培养对自己而言是一个难得的试错和尝试机会,有利于跨专业交流和创新。

  人文与社会类谢廷玉表示,人文社会的课程设置很全面,课程打通,使自己不仅可以接触到很多其他院系的同学,更增强了对其他专业的了解。建议人文社科大类学分要求更有弹性,精彩课程的排课更协调、更有人文关怀,课程开放程度更大一些。

  陈宗昊发言 记者 张帆 摄

  邱勇回应说,实施大类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一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二是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大类培养可以进一步推动通识教育,更好地实现“通专融合”。大类培养的实施不能只限于大一的共同平台学习阶段,本科期间的培养理念、运行管理、教师观念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改革就是这样,第一步迈出去,第二步来完善它。扎扎实实做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卓越的过程。

  邱勇强调,大类培养涉及课程体系的再造,同学们要养成真正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产生惰性思维,不能习惯于“被选择”。“从众是一种放弃,独立思考则是一种坚守,你们今后的人生还会面临很多选择,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便是一种成长。”

  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大家的一份贡献

  数理类沈澎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姚天不约而同谈到大类下各院系交流的相关情况,他们向校长反映,同学们希望能有更多更为丰富的途径了解大类下其他院系的专业培养情况,希望大类里的各个院系能进一步加强信息和资源共享,他们建议建设一个大类的公共信息平台,全面发布大类信息。

  “改革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关系到众多师生,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一定要大家一起努力,踏踏实实地去解决和落实。”邱勇说,同学们是第一批参与学校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学生,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大家的一份贡献,你们也是参与者。

  大家反映的问题都很具体,感谢大家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学校坚持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理念不动摇,大类内部要做好院系间的协调工作,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推进开展相关工作。要进一步做好院系层面的制度设计,大类专业教育不能把“大类”弱化,院系间要信息通、机制通,让同学们的疑惑能够及时有效得到解答。

  郭子豪发言 记者 张帆 摄

  体育是意志品质的锻炼,是清华的重要特色

  邱勇还关心地询问同学们体育锻炼的情况,以及大家对游泳课的态度。同学们纷纷表示,学校的体育活动很丰富,为自己强身健体提供了充足的平台。邱勇说,“体育是意志品质的锻炼,是清华的重要特色。”学校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大家要把体育锻炼自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长久坚持,铸就强健的体魄和人格。体育也是一种教育培养人的手段,一所好的大学,体育风气一定很浓厚。

  电子信息类宫晓康,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郭子豪,土木类姚园还就运动场所管理、专业先导课程设置、实践实习、社团活动、班级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教务处处长彭刚、学生部部长丛振涛等分别就具体问题作了回应。

  学校的视野也是同学们的视野

  同学们纷纷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与成长选择,邱勇认真倾听,不时就具体问题作出回应,与大家共同分析和交流,气氛十分热烈。近两个小时的“开放交流时间”,同学们畅所欲言,意犹未尽。

  邱勇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参加全国两会的感受。邱勇表示,今年的两会体现了十九大后的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也展示了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宏伟篇章。在这个大有作为的新时代,清华要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从宏观角度定位学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方向。邱勇说,在105周年校庆时,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高度肯定了清华百余年来的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和形成的清华精神、清华风格,同时也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清华的发展对自身要有更高的要求。

  邱勇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批同学很幸运,你们的大学生涯刚刚开始,与新时代基本同步,代表了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邱勇表示,当前学校各项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充满了勃勃生机,希望同学们深度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去,深度参与创新驱动战略、学科交叉、军民融合和国际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邱勇强调,教书育人,广育人才,是大学的“初心”和使命。育人是非常具体的,良好的运行体系要体现在细节处。细节体现教育的理念和追求。学校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实施全球战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提升校园国际化水平,提升办学环境,包括对教学楼和教室进行改造、小班授课、运用更好的信息化手段等等,都很具体。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到位,都是在努力营造倾心育人的氛围,让全体清华学生有更好的校园体验和感受,有更好的追求卓越、成长成才的环境。

  邱勇说,今年的校庆主题是:2018,清华正芳华!清华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深化,学校各方面影响持续提升。同学们除了关注自己的学业外,更要关注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学校的视野。学校的视野也是同学们的视野,学校的视野和格局决定了培养人才的视野和格局。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邱勇最后以元代诗人王冕的诗句与同学们共勉。邱勇说,“不要人夸”强调的是自信,清华人应该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引领中国人才培养的高地,努力为社会作贡献,发出清华的声音。“清气”是教书育人的清气,教育应该纯洁、专注、聚焦,要让每位同学都能遇到给予自己正确引导的好老师,做到清气满清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