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头条

促进劳动教育 让孩子们均衡发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1日    责任编辑:小君

     促进劳动教育 让孩子们均衡发展

     口记者 陈毅

     记者从教育部早前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规定:2020年之前,中小学要推动建立课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并且,劳动评价将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升学评优参考依据。强调“德、智、体、美、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这五个维度中,劳动教育相对是最为薄弱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我市的劳动教育发展情况。

枫树小学开展学生剪纸课堂

     现象:

     劳动教育被弱化和淡化

  记者走访了解到,现今我市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学校里,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在社会上,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郭兴小学的孩子们为菜地里的辣椒地浇水、除草

     措施:

     多样化劳动教育形式

  记者从市基础教育科了解到,我市将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

    各地各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各校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各校可以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反响:

     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我们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也要装在身体里,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首先我们要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劳动教育,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而且重在教人们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育一种现代“新生活”方式。

郭兴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孩子居多,学校开辟有菜地,经常会组织孩子们给菜地里的辣椒、黄瓜、茄子等新种蔬菜施肥、浇水、扯草,通过孩子们的细心呵护,从一棵新芽到开花结果,再到孩子们的餐桌上。学生吃上自己培养出来的绿色食品,内心有成就感的同时懂得食物来之不易。

十四中学生家长黄芳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惯、叛逆,不是拿手机就是玩电脑游戏,沉迷于虚幻的世界里,劳动教育甚少。这样学习教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感受体力劳动之余,既能有效促进孩子的上进心,还能培养让孩子们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她极力赞同她的孩子受到这样的劳动教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