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头条

清淤疏通打扫杂物 探访洪涝过后平江受灾乡镇的救灾现场
作者:侯勇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3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侯勇 实习生 刘帅 曾国涛)

  7月3日下午3点,室外温度接近30℃。平江县梅仙镇团山村郑家组,49岁的徐懂春,与8名村友一起,用竹子搭建起一座临时进村便桥。

  “遭了这么大的灾,总要做点什么,不能只顾自己。”已经劳作了几小时的徐懂春告诉记者。

  6月30日至7月2日,一场暴雨袭击了伍市、浯口、翁江、童市、梅仙、余坪等20多个乡镇,其中11个乡镇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房屋坍塌,交通、供电、通讯等中断。

  7月3日,记者驱车来到平江县的梅仙、余坪、童市等镇看到,洪水已经基本退去,交通、电力、通讯、水利正在逐步恢复,受灾村民正积极开展自救。

  “只有尽快把路抢通,外面的人才能进来帮助我们,救援不能等不能靠。”童市镇合旺村村民刘架波表示。

  6月30日晚,刘架波家一楼房屋被洪水淹没,自家的一台小车和一台货车都被泡在了水里,但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独自开着铲车来到村附近的钟虹公路,连续作业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抢通了由山体塌方造成堵塞的道路。

  和刘架波一样,梅仙镇石塘村的彭勇军、李达等人,也在灾后第一时间自发参与自救。他们带着推车、铁铲等工具来到石塘小学,清理洪水褪去后的淤泥。

  在梅仙镇填得村大屋组,村民邓赞湘趁着久违的阳光,将家中被洪水浸泡过的家具衣物,统统搬出来清洗。

  “这些鞋子都是新的,在水中泡过,洗干净后能穿就穿,损失了那么多,现在能捡起来就捡起来。”7月3日下午,邓赞湘与家人手忙脚乱地清洗裹满泥土的物品。

  “下暴雨那天,我们还在睡觉。”邓赞湘称那场雨百年不见,“水势太快,几个小时不到就涨到了快1米,人手不够,很多物品都来不及搬,损失十几万元,心里很难过。”

  “一家人借住在朋友家,直到今天雨停了才回家看看。” 邓赞湘家中被泥水泡过的摩托车停在一楼客厅,尚未干透的墙壁保留着水印,显示涌入房屋的洪水曾高达近1米。

  洪水退后,邓赞湘到镇上购买了一些菜和米。“现在只能临时过着,等洪灾过后再考虑怎么维修。” 邓赞湘说。

  而在伍市镇受灾最为严重的茅草坪、叶石坪、武莲村等地,记者还看到一台台挖机正在忙碌作业,将农田、河道和水渠中的淤泥清理干净,恢复原状。

  平江县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芸芳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灾害该县倒塌农房715户2232间,近4万人需转移安置,本轮特大暴雨中直接经济总损失近10亿元。

  值得高兴的是,截至7月3日下午6时,经过该县人民的齐心协力和各单位部门的抢修,该县交通、电力、通讯、水利已基本恢复,平江县委县政府已派出了多个分队进入了受灾乡镇,组织村民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对于受灾群众,平江县委县政府还紧急安排多台车辆,火速赶到救灾物资储备库、定点救灾物资超市调运救灾物资,送达城关、瓮江、浯口等重灾乡镇,目前共向全县24个受灾乡镇调运食用油28000桶、大米280000斤、折叠床100张、棉被400床、方便面3000件、饼干1500件、矿泉水4000件、帐篷60顶、蜡烛2万多支,第一时间保障了全县灾民的基本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