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岳阳街头巷尾的夜排档又多了起来,晚上10点以后,原本平常的街道变得喧嚣,车辆的占道、食客的吵闹,油烟随意飘散,凌晨两三点,当一切回归平静,留下满地的垃圾、腻腻的油渍。夜排档给环卫工人增添了许多工作量,也扰乱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节奏。
昨日晚上10点,记者来到站前东路,这里是市民反映问题较多的夜宵摊点集中地。200米长的道路两边,摆满了各种小吃夜宵摊,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阵阵浓郁的油烟味。吃货们畅快地喝着冰啤,大口吃肉,享受着经济实惠的小吃。但记者注意到,地上垃圾随处可见,纸巾、用过的一次性筷子、骨头、塑料袋、白色饭盒被踩在地上……由于生意太好,摊主大概清理下桌子就招待下一桌客人,根本无暇顾及地上的垃圾。此外,记者走访炮台山、白杨坡路的夜宵摊也是热闹非凡,吃客源源不断。
火爆的生意让路边大排档摊主喜笑颜开,可收摊之后留下的“烂摊子”,让环卫工人苦不堪言。“我们每天凌晨4点多就开始在这工作,一般要5个小时才能清扫干净,比其他路段要增加不少工作量。”负责清扫炮台山路段的环卫工人表示。站前东路的卫生问题就更为严重了,一晚上下来垃圾遍地都是。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有些摊点通宵营业,我们需要来回清运好几趟才能拉完,留下的油污也很难清洗。”
其实不仅仅是卫生问题,对更多的居民来讲,扰人的还是噪声问题。在居民区,夜排档扰民的反对声尤其明显。诸如岳州帝苑、站前东路、乾名寺的一些小区,居民隔三差五通过多种途径反映投诉。
据岳阳楼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张憬介绍,该局一直以来把站前路等夜宵摊列为整治重点,入夏以来,他们采取徒步巡逻、逐店规范的方式,先后对沿街300多家商铺进行整改和治理,对屡教不改的商户依法取缔。针对夏天流动摊贩在中午、晚上出现的规律,各个城管中队采取定点驻守与突击车巡逻的方式穿插治理。傍晚时分,队员们进入“临战”状态,一直坚守到凌晨2点。“目前已经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白杨坡路八中路上,以及乾明寺路天保的路段都整治得比较规范。”他表示,夜排档的问题,是各地城市管理的难点,有支持、也有反对,岳阳也正在探讨有效解决方案。下阶段城管部门将继续组织人员整治夜宵摊点,规范经营秩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本报记者 李 婷 实习生 张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