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高层、小高层居民楼的增加,安装电梯的小区已越来越多,不过伴随而来的电梯困人现象也屡有发生。一旦被困电梯、手机信号受阻的情况下,电梯内的紧急呼叫按钮就成了最重要的求救方式。
昨日,记者到我市十余个电梯小区采访,体验电梯紧急呼叫按钮运行情况,发现部分电梯内的紧急呼叫按钮形同虚设。
昨日上午8点,记者来到了巴陵尚都小区,电梯内常识标识较为齐全,并张贴了故障应急维修工作人员的电话,但紧急按钮老化,无法按响。10点左右,记者来到了九盛家具商城,电梯内应有的常识标识较为齐全,并张贴了应急维修工作人员和应急保安的电话。记者从电梯上升开始就按住了紧急呼叫按钮,可不管怎么按,都没有人回应。离开这里,记者又来到了位于土桥的金领公寓,记者走进东边的电梯内,按下报警装置后也只是听到“吱……”的声音,记者在电梯内待了10分钟,反复试验,始终没有同救援人员取得联系。随后,记者又在南湖大道、东茅岭路、巴陵中路沿线共发现了7部电梯都存在类似情况,有的电梯能发出报警声,有的根本没有声音。此次走访调查的电梯,综合考虑了小区入住时间、小区规模、小区电梯及相关设备的新旧程度,发现老旧小区电梯的紧急呼叫按钮失灵的状况更突出。
此外,记者发现,我市的电梯内大多张贴了安全使用须知标识以及电梯使用标志,但是安全使用须知大多张贴在很高的地方,即使是残疾人电梯也不例外,很难看清相关内容。
所谓紧急呼叫,实际上包含了“警铃”与“报警电话”两种符号标示的按钮。一般而言,紧急情况下,按动“警铃”可向附近发出报警声,按动“报警电话”可与物管值班室或监控中心通话。不过,在记者体验过程中,只有部分电梯同时设置了两个按钮,而过半数的电梯内只有单独的“警铃”按钮。
就电梯紧急呼叫问题,记者联系到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工作人员表示,从2003年开始,国家便已经出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电梯内必须安装“五方通话”系统。对于这次发现的少数老旧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紧急呼叫失效的单位,质监部门会立即责令相关责任单位整改合格,同时会要求全市维护保养单位进行一次专项自查自改。
“五方通话”是指在紧急时刻,电梯底坑、电梯轿厢、电梯顶部和机房可以与监控值班室直接对讲。电梯乘客或维修人员一旦被困在电梯内,可以立刻实现紧急求救的一种方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解释说,“居民区的电梯有硬性规定,要求半个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一天一次例行检查,以确保‘五方通话’系统正常运作。”
同时,工作人员建议大家在紧急呼救不起作用时,可以通过手机呼救或尝试大声呼救,切勿在故障电梯内跳动或自己拉开电梯门。若真遇到了紧急呼叫按钮无人响应的情况,可以向小区内物业公司投诉,若解决不了,还可以拨打12365向质监局投诉。据悉,我市根据《湖南省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实施方案》要求已在全面推广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给每一台电梯装上“眼睛”、“耳朵”,通过3G网络与使用管理单位、维护保养单位、监管部门联系起来,可以查看每一台设备的状态,对电梯故障和事故形成多级响应,及时进行处置和救援,将人身伤害降到最低。
文/图 本报记者 李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