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道德模范学习宣传

勇当村民生命的“守护神”
作者:徐 颖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6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楼房被冲垮,感到天塌下来了,是潘书记安慰我只要人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我们是发自肺腑地感谢我们的好书记啊!”遭遇6.1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后,记者走进龙源村民家,听到最多的是当地群众讲述党支部书记潘梅芳带领群众治山活水、克穷致富,替群众排忧解难,勇当群众生命的“守护神”的感人故事。

  甘守清贫的“舞龙人”

  龙源村位于龙窖山中,由于偏远封闭,发展条件差,龙源山的经济就像“孽龙困窖”一样,变化甚微,全村367户、1665人到1991年还在温饱线上徘徊。

  要玩活龙源龙,摘掉穷困帽,就必须选好带头人。1992年,村委换届选举,潘梅芳当选村支书。这时候的潘梅芳是个“月进万元”的个体运输户,而村干部的工资每天只有3元钱,但他毅然放弃了“万元路”,捡起了“三元差”。当选就职的那天,潘梅芳斩钉截铁地说:“龙源不打翻身仗,梅芳不叫潘梅芳。”

  过去的龙源村有“三怪”:“山上竹木出不来,地上洪水满田盖,娃子读书到村外”。潘梅芳首先从除“三怪”抓起。

  他从镇里到市里,争项目,找投资;赴广州,跑北京,搬“财神”;先后筹资360余万元,筹工9600多个,修通并硬化了18公里公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修教学楼、师生宿舍楼,使小学生入学率、合格率由原来的71%、62%上升到了100%,解决了村民过河难和农田排涝难、灌溉难的问题,使村里370亩农田达到了排灌自如,旱涝保收的标准,亩产稻谷由140公斤上升到480公斤。

  他在村主职的岗位上整整奋斗了23个春秋,村里连续23年获得临湘市“红旗村”称号,他经常说:“我是龙源人,舞龙就要舞出个样来”。

  百姓致富的“领路人”

  龙源村35000亩土地面积中有29000亩山丘,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靠山吃山”是村民的生活之路。

  针对这个情况,潘梅芳与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和政策咨询,把发展“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拓展空间大”的楠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首先,抓资源培育。全力推进楠竹的种植和楠竹的低改,竹林面积由 800亩发展到21000亩,同时,抓竹产品加工。全村兴办竹器加工厂93家,从业劳力达到800人,竹器发展到4大系列180多个品种。

  再后,抓产品流通。在107国道旁建设固定购销市场,把产品推向了国内十余省市。全村竹业产值由4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人平均竹纯收入达到了7000元,成为强生态、促就业、保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变成旅游产业优势,潘梅芳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修、培、保、除”四字方针,盘活旅游资源,一步一步地向美丽新村、旅游旺村挺进。如今的龙源村河水清澈,道路干净,村寨幽雅,乡风文明,风景秀丽,令游客流连忘返,旅游业收入从无到有,增加了48万元。

  群众生命的“守护神”

  今年6月1日遭遇的特大山洪地质灾害面前,他挺身而出,勇当群众生命的“守护神”,续写了对百姓的大爱。

  他带头冲进暴雨中,挨家挨户敲门呼动村民一起参与转移,合力营救,3个小时内,潘梅芳连同其他11名村组干部转移1335名村民。

  在得知刘其柏家中习娭毑和四岁孙子被埋废墟后,凌晨5点,又组织党员干部十余人,冒着涌随时被泥石流掩埋的危险,利用锄头、铁锹等工具火速展开搜寻救援,直到找到了习娭毑祖孙两人遗体。

  他还带领村所有党员和在家劳动力50多人,冒着大雨,肩挑手扛,填坑,搬石、挖垮方,朝着通向外界的方向艰难挺进,当推进至龙源桥时,右侧的桥涵洞被树枝杂物阻挡,随时不堪重负而可能垮塌,但他自告奋勇“我是书记,我先下”,率先跳入急涌的洪水中……

  群众在他的感召下也主动加入到抢修道路、清除淤泥、抽排脏水和发放物资等救灾等工作中……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潘梅芳勇当群众生命的“守护神”,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生命抒写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忠诚与责任!

  本报记者 徐 颖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他用鲜血书写忠诚
 5月1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受到表彰的英雄模范代表,岳阳市公安局岳阳楼分局原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现任东茅岭派出所教导员高城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