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明瞭望台

“马路乞丐”车流中讨钱险象环生
作者:丁瑜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记者 丁瑜

  正排在车队里等红灯,车窗外冷不丁冒出一个人,朝你鞠躬,向你乞讨要钱,你给还是不给?日前,多位市民致电本报新闻热线0730-8222119,称在城区多个交通路口等红绿灯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马路乞丐”,很是心烦。

  记者采访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马路乞丐”穿梭于车水马龙的道路上向司机乞讨,不但给交通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还影响了市容。岳阳市救助站副站长王岳雄建议,市民不要盲目献爱心。

  现象:红绿灯前,车流中行乞

  昨天上午,记者在天伦城附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中年妇女徘徊在青年中路路口,遇到等待红灯的私家车辆,就会前去敲打车窗进行乞讨。

  该中年妇女头包着围巾,穿着脏兮兮的黑色衣服,手上拿着一个破旧的袋子,来回穿梭在车道上,如果司机没有掏钱的意思,她则赶紧找下一辆车开始乞讨,不停地变换车道,看起来非常危险。

  讨钱过程中,直行的车辆正在等红灯,道路最内侧的左转弯道是绿灯,乞讨者在向直行车道上的车辆行乞时,左转的车辆不得不紧急躲避,影响了左转车辆的正常通行。有时,机动车刚启动,乞讨者突然出现在面前,司机只能无奈地紧急刹车。

  家住南湖附近的黄小姐告诉记者,她经常会遇上这样的人,“不给吧,他们在你的车窗外一直站着,有时还拍打车窗,挺烦的。而且我也有点担心,生怕他们手里捏着钥匙什么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报复性划车。”

  在采访中,所有人都对个别强行行乞人员持厌恶的态度,但是同时又表示无可奈何。“我们也知道,如果给钱的司机越多,给的数额越多,反而纵容了这些人的行为。可是,司机的顾忌太多,怕耽误事,怕遭报复,你说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他们?”市民郑先生说。

  这几天,记者通过观察发现,几乎一半的司机起先对这种行乞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是在对方的“执着”下,最后不得不妥协。

  律师:机动车道上行乞违法

  不止在天伦城十字路口,有市民反映,在青年中路十字路口、康岳花园附近的十字路口,有乞讨人员抱着小孩,站在马路中间,遇到等待红灯的车辆,就会前去敲打车窗,依次对排队等待红灯的车辆进行乞讨。遇到这样的马路乞丐,有的车主,都会摇下窗户,随手给一块或者几块钱。

  本报法律顾问袁波浪表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中有“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的规定,所以“马路乞丐”是违反相关法规的。从道路交通安全的角度考虑,一些人穿梭在快车道上行乞非常危险,如果因为他们的乞讨行为而发生交通事故,乞讨者也要负相应的责任。

  “行人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马路乞丐’进入机动车道行乞,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我们只能劝导其离开。”岳阳交警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他们遇到“马路乞丐”一般是劝阻,让其离开机动车道,但“马路乞丐”经常和他们打游击,交警一走他们又回来了。

  链接

  “马路乞丐”,并非岳阳一地“特色”

  “马路乞丐”的存在,并非岳阳一地“特色”,全国不少城市都曾经存在或仍存在这种现象。这类拦车强行乞讨行为,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健康、不顾道路交通安全为代价,胁迫车主施舍,尽管不少司机气愤,最后却只能无可奈何地给钱了事,这不仅仅是给城市交通添堵,给被迫献爱心的车主添堵,更是给城市文明添堵。

  早在2004年,法院就审理了全国首例因拦车乞讨引发车祸案,南京市“马路乞丐”孙进虎拦车索要钱物,引发车祸致人两死三伤,检察机关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后,引起社会关注,法院最终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孙进虎有期徒刑3年。

  相较于孙进虎而言,更多的“马路乞丐”并没有因拦车乞讨行为而造成人员死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性质还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只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还不能动用刑罚惩治,只能充分运用行政处罚的手段予以惩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规定得很明确: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这为打击“马路丐帮”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因而,有管理者认为,这类“马路丐帮”犹如路口的“定时炸弹”,遇到可报警;还有市民支招可“拿出手机拍照取证”。

  建议

  市民不要盲目献爱心

  “在机动车道上乞讨、在等红绿灯过程中乞讨的现象,我们有关注到,正准备联合城管、交警、公安等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岳阳市救助站副站长王岳雄告诉记者,这几年,救助站为减少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做了很多工作,但很多乞讨人员并不领情,看到救助站的车和工作人员就跑了。“这些在机动车道上进行乞讨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其中以安徽和河南人为主。”王岳雄告诉记者,他曾做过调查,这些人在岳阳租房子,专门以乞讨为生。“我们做部分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表示可以提供车票或是用专车送其回家,但他们都不会接受,他们认为乞讨比较赚钱。”

  和流浪乞讨人员打了多年交道的王岳雄非常了解这一特殊群体,“流浪乞讨人员大部分是外地人,且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家里生活困难,他们有的成了职业乞讨者了,还有些是有组织的乞讨群体”。“我们两个小时可以乞讨到几十元钱,而救助站能给我们什么?你们别影响我们工作。”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些乞讨者把乞讨当成谋生的手段,内心深处非常抵触救助站的帮助。”王岳雄说,这类乞讨现象很难靠救助从根本上消除。“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乞讨人员,确实是真正需要救助的对象,这类人我们将会进行免费救助。”王岳雄表示,目前,仍有许多善良的市民向职业乞讨者给钱,这种环境“温床”对乞讨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建议,市民在向乞讨者给钱时,最好多问一下具体情况,“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和我们救助站联系,我们负责甄别是否是职业乞丐还是真正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