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莉
2003年,单璇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才走出校门的她怀着激动、喜悦、憧憬又踏上了八字门小学的三尺讲台。12年来,单璇依然无悔于自己当初的选择,坚信教师工作平凡而又崇高,艰辛而又充满乐趣。面对孩子们的期盼,她努力学习,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教育这块园地乐此不疲地求索。
用爱心管理班级
在教育实践中,不少人常常感到非常迷茫: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就是不能接受,不能理解呢?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单璇认为建立一种新颖师生关系、摆正教与学的地位是开创教育新天地的关键,而其中的核心是一个“爱”字。
单璇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爱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用关爱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件作品、每项活动。这种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学业的帮助,也包括积极的鼓励,远大理想的引导,更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教学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小事,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单璇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书育人,用人格魅力铸造神圣的师魂!教育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单璇经常对学生们说:“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你们有受尊重的权利,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我要求你们做到的,我一定做到。”
用耐心感化学生
言必行,行必果才会使学生信服,真正从对方角度去考虑才会赢得学生的理解和爱。在单璇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薛仁琦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经常上课不带书也不完成作业,单璇找薛仁琦谈心,了解他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并尊重学生的要求暂时不通知他的妈妈,看他的实际行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位学生果然能按时完成作业。虽然有时反复,但在与他进一步交谈后都能正确对待,久而久之,他渐渐地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薛仁琦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单老师,您真好,您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为了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多年来,单璇遨游在教育的海洋中,如饥似渴,认真雕琢自己。为了充实自己,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自我充电:在教学之余,向其他教师学习、听课、听讲座、写论文,并对照自己,取长补短。在事业默默地耕耘中,虽历尽辛苦,但一路行来,她也采撷下了累累硕果;在2011年她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置换培训”,2013年在北京参加“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多项培训学习,在学习期间她刻苦钻研,虚心向各位专家取经,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
用责任奉献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认真上好每节课,是一个教师价值体现的基本途径。单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在完成两个年级教学的同时,单璇还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她创作的《手中的画笔唤醒学生心中绿色的希望》在全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线的秘密》在湖南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获二等奖;《浅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结合》在第二十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现场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如何巧用“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在湖南省教育技术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在平常的教学中,单璇追求真实有效互动生长的教学课堂,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个性理解,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影响学生。她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多年的不懈追求,使课堂逐渐成熟,学生爱上她的课堂。单璇曾代表区里参加省市级各种教学竞赛,连续三次在岳阳市“金鹗奖”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她爱好广泛,业余喜欢和朋友一起研习书法、绘画、阅读书籍,她的绘画作品《远方的家》、《红果》荣获区文体节一等奖,2006年被学校任命为艺体组教研组长后,带领艺体组老师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开展美术课题研究,2014年校艺体组在湖南省第二届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研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单璇说,教师工作是清贫的,是平凡的,但单璇依然以选择了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骄傲,她相信有汗水,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