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佳 通讯员 极光 严钦平
近日,中央省市媒体采访胡光志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华容县举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6家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大家走近华容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胡光志,了解这名忠于公安事业,忘我工作,不畏牺牲,忠诚为民的民警生活。
枪响瞬间 推开群众直面枪口
2015年11月3日中午1时左右,华容警方收到线索,一名涉毒人员进入岳阳楼区五里牌路一栋6层楼民房内。胡光志带领民警任建文立即前往蹲点守候,伺机抓捕。经过长时间守候,胡光志和同事发现情况异常,于是前往房间查看情况,但房门紧锁。经请示专案组同意,胡光志两人准备请来开锁工协助入门抓捕。不料在此过程中,有群众看到嫌疑人从房屋后下水道逃逸。民警任建文前去查看下水道嫌犯逃跑痕迹,胡光志则下楼接开锁匠,准备开锁进房检查。在楼道中,胡光志与逃跑的嫌疑人及其从外面带来的两个同伙“狭路相逢”,对方手持自制手枪和砍刀,上来便开枪,胡光志迅速把身边的锁匠和另一名群众推开,自己身中两弹,他忍痛还击3枪,追击20多米,终因失血过多倒在地上,群众无一受伤。事后据医生介绍,胡光志的右前胸和一只手臂各中一弹,最严重的是右前胸,弹头穿透胸部近10公分。
案情发生后,岳阳市公安局、华容县公安局、岳阳楼区公安分局全力增援。经过10多个小时的努力,警方在11月4日凌晨1时,在岳阳市区白杨坡路某宾馆、八字门某宾馆、岳阳县筻口镇三地分别将黄某、李某等7名涉毒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现场收缴自制手枪3支,子弹100多发,砍刀10多把,冰毒500多克,麻古200多粒,吸毒工具一批。
侦查缉毒 经历生死较量
自从进入禁毒大队后,胡光志抓获的涉毒人员多,经历的生死较量一次又一次。
2013年7月12日,胡光志在抓捕一名贩毒嫌疑人时,驾车追击5公里路,在一条乡间公路上将嫌疑人车辆逼停。正当胡光志和同事准备下车抓捕时,嫌疑人倪某突然驾车高速冲向办案车辆,两车碰撞发出巨大声响,巨大冲击力造成保险杠碎片飞出10多米远,坐在驾驶位的胡光志多处受伤,但他还是咬牙忍痛和同事一起将倪某抓获。
2013年3月18日,胡光志在外地抓捕一名外地毒贩时,驾车与嫌疑人在公路上上演“飞车大战”,一路追击百余公里,两车碰撞10多次,终将嫌疑人抓获归案。
2014年1月9日,胡光志与同事在华容县华鲇路抓捕毒犯时,嫌疑人许某突然发动停在辅道上的小车,将胡光志带倒在地,胡光志头部、膝盖、手臂多处受伤。一旦嫌疑人的车辆冲上街道,随时都有可能撞伤行人,甚至酿成群死群伤事故。危急关头,胡光志忍痛拔枪射击,一枪击中嫌疑人车辆轮胎,许某驾驶的车辆撞到路边树上,同事上前将许某制服,在场群众在短暂惊讶后纷纷鼓掌称赞。
2015年5月26日下午,胡光志带队驾车抓捕贩毒嫌疑人白某,抓捕时,白某突然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朝胡光志身上猛刺,胡光志躲过刀锋,挡在队友的前面。白某仍然挥舞手中的匕首,胡光志瞅准时机,一个扫堂腿将白某绊倒,上前牢牢抓住嫌疑人的手腕,夺下他手中的匕首。在夺刀过程中,胡光志手臂被匕首刺伤,上衣被鲜血染透。
立志从警 老家英雄是榜样
1980年12月,胡光志出生在君山区许市镇,作为一普通农家子弟,胡光志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并且朝着这个梦努力着。1997年的夏天,胡光志终于拿到了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懂事的他首先选择的却是瞒着家里。“有一天,光志天不亮就起来了,帮我挑了足足12担粪后才跟我说,妈妈求你一件事,我想上警校。”面对着警校4万多元的学费,父亲胡守权远下福建打工,母亲带着弟弟种了20多亩水田,养上一栏生猪,省吃俭用积攒着供他念书。胡光志没有将光阴虚度。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警校毕业后,2003年招考成为了华容县的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12年警营历练,胡光志一步一个脚印,干得扎扎实实。不管是当基层派出所民警,还是缉毒警察,领导同事都评价他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浑身充满钻劲、韧劲和冲劲,是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公安系统的业务能手。 2009年,已晋升一级警司的胡光志从基层派出所副所长位置上调任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2012年又提拔为该大队教导员。
这么多年来,在他心中,他也有一个自己崇拜的英雄——方红宵。1990年,方红宵入伍,来到云南昆明火车站执勤。在查缉毒品,打击犯罪行动中,他多次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的刀枪,毫不退缩,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在昆明火车站执勤点这缉私缉毒、打击犯罪的特殊战场上,他令不法之徒闻之丧胆,见之落网,已把1900多名犯罪分子送进监狱。他身上的7处伤疤,处处都是惊心动魄的历险搏斗的见证。因为方红宵的特殊贡献,他被授予首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
出生于1970年的方红宵也是许市镇人,和胡光志是正宗老乡。英雄方红宵在老家很有名气。从小,胡光志就仰慕作为武警军人的方红宵,还在上学的时候,他就梦想自己也能和方红宵一样,当上军人或民警。走上了民警的工作岗位后,他实现了自己打击犯罪的梦想,无论是在派出所当基层民警,还是当上禁毒民警,他都以英雄榜样来严格要求自己,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
严格执法 柔情为民情怀
作为民警,打击犯罪是天职。面对金钱的诱惑,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有可能会被利益所俘虏。虽然家庭条件较为困难,他从不利用工作捞取好处,更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而每次面对各种现实诱惑时,他却从不为所动。近年来,胡光志拒礼、拒贿几十万元。2014年8月,贩毒嫌疑人马某的家人以了解案情为由来到胡光志的办公室,将一大包现金放在他办公桌上,请他对马某给予关照。胡光志义正言辞地回绝道:“拿走你这些东西,我们不吃你这一套,案子一定会依法秉公办理”。
打击犯罪从不手软的胡光志,心里时刻放着群众的为民情怀。2012年5月,胡光志带民警在城关抓获了毒贩张某、黄某夫妇。两人都被判刑后,胡光志了解到这对夫妻有一双正在上学的儿女,大女儿读高一,小儿子才读小学。他于是多次找到当地街道社区商量如何让两个孩子继续读书。胡光志说父母贩毒有罪,但孩子是无辜的,要求发动群众捐点钱,解决学费和生活问题,然而当地居民对毒贩家庭不太支持。胡光志给了两个孩子500元钱后,又找到他们的学校,请求学校给予了他们减免学费的支持。
工作再忙,他也没有忘记两个孩子读书的事。半年后,他又到学校去看望两个孩子,得知他们在学校和亲戚的帮助下能够继续学业后才彻底放心,又给了姐弟2人400元钱。分别时,胡光志鼓励他们说:“你们要好好读书,你们的父母刑期不长,不久就会回来的……”两个孩子感动得哭了。
痴迷工作 妻子眼中的“孩子”
胡光志的妻子任梦说,在别人眼里,胡光志是个威严的警察,是个对工作痴狂的“追命三郎”,但是,在她眼里,胡光志是个需要她照顾的孩子,也是个穷人。
任梦嫁给胡光志时,很骄傲成为一名“警嫂”,仰慕他的职业,觉得他身着制服显得稳重帅气,但从没想过做一名“警嫂”真是如此辛苦。这么多年,她已经慢慢地习惯了他长年累月地加班和出差,他晚上不回家吃饭不用打电话通知,回家吃饭才要提前通知准备他的饭菜。因为他不按时回家的时间太多了。他每次从家里出门上班,她的心就没有放下过,总是担惊受怕。
在嫁给他之前,都以为警察的收入应该不错,但作为妻子保管了这么多年他的工资卡,再精打细算,但柴米油盐、家庭支出还是让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因为她带孩子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来源,只能瞒着胡光志向亲戚求助。
警察的工作看似体面,但他对家人的照顾实在是有心无力,警情就是命令,办案子差不多就是他全部的生活。2014年10月,胡光志出差两个多月,儿子得手足口病住院,她不想让丈夫分心,都没有告诉他。作为妻子,她能撑起来的,就自己去承受。作为他的妻子,开始还是有些不理解和埋怨,但是,看到丈夫每天这样为工作奔波,她也习惯了,逐渐开始理解丈夫。丈夫在工作中受的苦和累,付出的鲜血,她最能切身感受其中的痛。
英雄简介:胡光志,岳阳市华容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从警13年来,胡光志始终战斗在一线。在执行任务中先后4次受伤,参与破获各类重特大案件80余起,直接参与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0余人。先后被评为华容县首届“十佳政法干警”、岳阳市 “十佳百优青年”,2015年11月被岳阳市文明委授予“第五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入选2016年“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