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亦恩)昨天上午,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前坪上热闹非凡,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卡车径直驶入主卡口,接受通关查验,这也标志着城陵矶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副省长何报翔出席仪式并宣布城陵矶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市委书记盛荣华致辞,长沙海关关长黎对贞下达通关运行指令,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和生主持仪式,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樊进军,市领导李永丰、宋爱华和市政府秘书长谈正红等出席。
城陵矶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总体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面积1.28平方公里,含通关监管作业区、保税加工区、保税仓储物流区、保税服务区等4个功能区。一期已完成七大必验项目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于2015年12月顺利通过了国家十部委的联合验收。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签约和意向入区项目83个,总投资87亿元,其中4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近42亿元。预计通过3—5年的发展,城陵矶综保区进出口贸易额将达50亿美元以上,力争实现跻身全国综合保税区前10强、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前30强的奋斗目标。
盛荣华在致辞中说,城陵矶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标志着岳阳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打造湖南开放“桥头堡”迈上了新里程。综保区的建成运营,不仅为我市“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和活力,而且对全省乃至中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以综保区封关运营为新的起点,全面放大“一区一港四口岸”平台优势,坚持立足岳阳、带动湖南、辐射中南、面向国际,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着力在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中当先锋、打头阵,在行政精简化、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营商国际化、金融市场化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努力把城陵矶综保区打造成全省开放要素集聚区、加工贸易转型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引领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集国际国内贸易、保税服务、保税仓储物流、保税加工于一体的综合保税区,为实现打造湖南“大门户、大引擎、大名片、大基地”目标,推动岳阳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仪式上,长沙海关、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与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岳阳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合作备忘录。仪式后,省、市领导还视察了城陵矶综合保税区通关服务中心申报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