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打造“一极三宜”江湖名城

朱再保的老兵新传
作者:未知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5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为朱再保荣获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题注:认识朱再保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凡人,也是一部传奇,他的坚韧、乐观,打破了“活不过五年”的预言,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环保让他开始了人生旅途的新征程。

  朱再保,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从部队退伍后,致力于环境教育与实践,40年来四处奔波,88岁高龄的朱老,总行程相当于走了13回“红军长征路”,开展了累积8000万人次的环保主题教育,几乎拿遍了全国环保类所有大奖,多次接受国家领导接见,是名副其实的“民间环保第一人”。7月8日,这位耄耋老人,又捧回了“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奖杯。

  认识朱再保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凡人,也是一部传奇,获奖实至名归。

  如果不是因病退伍,也许朱再保会成为部队里的将军。但他并不遗憾,环保让他开始了人生旅途的新征程。他自豪地说:“这是我的老兵新传!”

  传奇环保路

  1928年,朱再保出生于岳阳县一个贫苦人家。1951年参军抗美援朝。1958年,戴着朝鲜劳动党中央授予的“民族解放勋章”,朱再保回国。1966年,命运跟朱再保开了个危险的玩笑,因胃癌被摘除全部胃和横结肠,“医生预言最多活不过五年”,

  他的军旅报国梦,也随之打了折扣,不到40岁,部队将他安置到岳阳军分区终身离职休养。

  但从硝烟中走来、看淡生死的朱再保是个闲不住的人,“坐家里等死不是我们的性格!”他要替没从战场上下来的兄弟,更有意义地活着,“多活一天干一天”。他开始到处“找事做”。他的坚韧、乐观,打破了“活不过五年”的预言,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朱再保与环保的首次接触,是从清扫学生厕所开始的。他发现,军区附近的小学、中学里的老式厕所,不到中午粪便就积攒满坑。“这是影响几千个人的大事情,一点马虎不得”,他说干就干,趁学生们上课时间开始清扫,与学校老师、学生也逐渐熟悉起来。

  1978年,朱再保自荐为校外辅导员,包揽了更多的事:洗厕所、做卫生,为孩子们春游做保镖,给老师们买煤买粮,讲述革命战争故事,只要能干的他都干。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普遍对“环保”还很陌生,朱再保从一则国家提出要在青少年中推行环保教育的新闻中得到启发,发挥自己校外辅导员的优势,在学校倡导环保教育。当地教育局长感慨“朱再保是难得的教育资源”,几年后,朱再保成为市区100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全市校外总辅导员。这一干,就是30多年。

  他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带动了200多万家长开展环保实践行动。2001年,朱再保创办了湖南省首家环保NGO——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70多家岳阳市中小学是其理事单位,也成为他普及环保知识的主阵地,各校校长、大队辅导员都被他发展为协会成员。“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中央有号召,我就有行动!”在关乎人类生存与民族兴衰的自然环境保护事业上,他坚定地认为自己负有“再参战”的责任。

  执着的环保布道者

  朱再保坚信这种责任,通过环境宣教,最终将传导给大众,汇成保护环境的行动合力,于是他成为了执着的环保布道者。

  他自费订阅10多种报纸杂志,购买上千册图书,刻苦学习,力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硬是由一个科盲、环境盲变成了环保行家。

  30多年来,朱再保为城乡学校师生作了“人口、资源与环境”国情报告3000场,编写《宣传材料》上百个专题150万字,印刷600万份免费发放,供师生们参考。

  2009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筹资20万(其中朱再保捐2万元奖金),翻印《全民节能减排手册》50万册,发至全市每一所学校,覆盖85万学生家庭,拉动250万师生与家长,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

  2014年新《环保法》公布后,他自掏腰包3万元,翻印“新法”5.5万册,赠送到全市各学校、党政机关、社区组织及万家商户。他还与岳阳市教育局合作,在教育系统举办新环保法培训班,培训4000名教师。全年以宣传“新法”为主线,开展了14项主题行动。

  遇到好的环境宣教经验,他都及时翻印、宣传、实践。这种向小学生和家长发放资料的宣传方式,朱再保坚持了20多年。

  坚定的行动派

  他不仅创新环境宣教形式,强化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还以活动开展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全社会开展环境自治,改善环境质量。

  1985年4月,朱再保组织岳阳一中的学生分地理、动物、生态环境、水文气象等7个小组,首次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其2个月的考察。学生们撰写了70多篇考察报告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向洞庭湖周边3市10县的公众发出了《保护鹤类倡议书》,从这年冬天起,朱再保发起了至今全国唯一的“冬季爱鸟护鹤日”,32载无间断。这种颇为创新的考察形式,接连获湖南省和全国“创造杯”奖,也成为朱再保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

  为保护东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他首创我国湿地保护宣传,在环洞庭湖5县组织50万“湿地使者”开展了“护鸟、护鱼、护水、护一切生物”及“不网捕、不毒杀、不买卖、不食用洞庭候鸟”的“湿地四护四不”行动,两次发动使者捐粮40吨,救助受灾饿鸟等10多个系列,共100多个主题行动,实现了“平安湿地,人鸟和谐”。

  从1999年开始,朱再保发动全市百万青少年开展了“保护身边母亲湖”行动,在洞庭湖区幸福垸临长大堤一侧植防浪林1400亩,20万株,在百万市民唯一饮用水源地植护水林3000亩,45万株。两处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3万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

  他倡导知行合一,家校互动,通过每一位学生带动各自家庭的方式,创建“绿色家庭”,倡导家庭节能减排;组建中小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劝导队”,利用假期,深入农贸市场,向摊贩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发动中心城区10万青少年坚持拾废品,至今累计回收废品两万多吨,创收350万元用于希望工程……

  朱再保成为岳阳乃至湖南省一张响亮的环保名片。

  2013年7月,湖南省环保厅厅长刘尧臣在给朱再保亲笔信中表示,希望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参与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朱老立即响应,很快成为保护湘江的第一个“绿色卫士”。2014年6月至8月中旬,86岁高龄的朱老独自一人,前往岳阳市百万市民的“大水缸”——铁山水库,调查污染状况。连续35天,他乘车加步行逾7000公里,实地拍摄了1400多幅照片,形成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递交给省市两级相关部门,岳阳市委书记在批示中接受了他全部建议,并指示逐项整治。

  多年来,朱再保组织了300多项生态环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环境教育系列化、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常态化。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但我们很难想象,承担如此众多活动的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除了学校的校长、辅导员是兼职会员外,专职人员竟只有朱老一人!他既是理事长,也身兼策划、协调、指挥和秘书数职,一个人活成了一支环保队伍!

  30多年来,他骑车、乘公交四处奔波,骑报废了10多辆自行车。

  88岁的他“每天睡3个小时”,劳动强度超过很多年轻人,每天超负荷、超强度的工作使他患上了胆结石、肾结石、支气管扩张,但他“恨不得一天作两天用”,怕“不干就来不及了”。

  协会缺少运转资金,他就垫钱或捐钱办公益。朱再保在公益事业上总是非常大方的,这些年倒贴的现金达30万元之多,其中有多次获奖的奖金22万元。而他对自己却是苛刻的,住的依旧是以前30多平米的小房子,每次出行都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不畏难的朱老也有心事,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怕“老朱没了,协会就没了,怕交不出这个班”。协会之前也请过一位退休领导做会长,但没过朱老的考验关,他干脆自己做起了超龄理事长。“必须找个自愿来的,干实事的”,他透着急切又坚定地对记者说。

  (全文转自《中华环境》杂志 记者 刘建珍)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岳阳全面深入挖掘宣传诚信典型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周小平)由岳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和岳阳市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岳阳日报社、岳阳市广播电视台、长江信息报社承办的深入挖掘、宣传“诚信之星”“诚信人物”“诚信企业”活动将于本月下旬启动。
花板桥市场周边环境大变样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黄诚成 通讯员 许鹏飞 周石麒)“以前这里到处都是卖菜的摊子、乱搭的棚子和乱停放的三轮车,万一发生了火灾,消防车都无法进来。而且,烂菜叶子、烂水果、废弃塑料袋丢得到处都是,臭得要死,连个过路的地方都没有,现在道路通畅了,路面干净了。”5月16日,家住花板桥市场附近的居民张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市容集中整治 扮靓港区新容颜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杨洋)连日来,细心的市民刘女士发现,昔日海关路两侧夜市违章占道经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有序的新面貌。这是市环卫局市容办开展临港新区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带来的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