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心为农,参加工作24年来,走遍了华容县万庾镇每一片庄稼田地,为无数农民做过技术指导。他用汗水为庄稼灌溉,用青春将大地染绿,用生命为丰收丈量。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永葆公仆本色,为基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华容县万庾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陶尚建。
无悔付出 他是农民的贴心人
陶尚建,1972年出生于华容县,1992年毕业于岳阳农校农作专业,先后在华容县梅田湖镇农技站、万庾镇农技站等单位工作,农艺师职称,2003年担任农技站站长,2012年站所机构改革后担任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农业技术的事可不能马虎,那可都连着老百姓的饭碗呢。”这是陶尚建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工作24年来一直坚守的信念。
正是这种无悔的付出和坚定的执着,让他成为了农民们的主心骨、贴心人。
每年利用农闲时节,他都会组织农民进行水稻集中育秧、水稻三定栽培技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为主的集中培训。每月召开村主任会议,为村主任进行技术讲座,下发各类农作物栽培技术意见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见。3月至10月份的每个周二,他风雨无阻固定召开农业生产广播会,根据当前农事季节讲解具体的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意见。他创建了华容县万庾镇重阳村农民田间学校,抓住农作物关键环节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农民朋友在农业技术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第一时间到田间指导,不厌其烦的讲解,直到农民朋友掌握为止。通过全方位农业科技的培训和指导,万庾镇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5%以上,农民农业科技意识逐年提高。
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组织和人民的认可,先后被评为省测土配方施肥先进个人、市植保工作先进个人、市扎根基层优秀人才。
试验示范 积极推广新技术
为进一步加大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率,陶尚建积极联系省农科院、湖南农大、隆平高科、洞庭种业等农业科研部门和种子企业,积极引进适合万庾镇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品种引进后,他首先组织站内技术人员搞好试验示范以及对比试验,确定适合万庾镇种植,再大面积推广。近年来在粮、棉、油等主宗农作物上,他积极引进推广了湘早籼45号,岳优9113、岳优360、湘晚籼13号、盛泰优018、鄂杂棉11号、湘丰棉3号、湘杂油2号、沣油792等品种,为万庾镇农作物优质、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为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他利用在农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多年农技工作掌握和积累的丰富经验,风里来雨里去深入田间地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将掌握的新技术及时的传送到农民朋友的手中。
通过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万庾镇农作物机耕机收、水稻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近几年来,万庾镇农作物机耕机收基本上达到了100%,常年落实水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积20000亩左右,落实水稻统防统治面积30000亩左右,使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00亩左右,这些新技术的推广,把万庾镇的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务实奉献 争创为农服务好业绩
万庾镇是一个有着66000亩耕地面积的农业大镇,近几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粮食生产政策,陶尚建带领农技站一班人,实行粮食生产包干到片、到村、到丘的责任制,按照“压单扩双控直播”的指导思想,近几年来万庾镇一季稻面积大大减小,双季稻复种面积达到了120000亩左右,占粮食总面积的98%,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万吨,早稻直播控制在5%以内。
他们为万庾镇粮食增产增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万庾镇先后被评为岳阳市水稻生产创新乡镇、岳阳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岳阳市水稻高产创建先进乡镇、华容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先进乡镇、华容县粮食生产标兵乡镇、华容县统防统治先进乡镇、华容县集中育秧先进乡镇。
此外,陶尚建积极实施省政府“湘米工程”,万庾镇常年种植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20000亩,并与“口口香”米业签订订单生产,价格比常规优质稻高出20元/担,农民每亩增加纯收入200元左右。
2014年,万庾镇开始与岳阳新泰和绿色农业集团探讨绿色粮工程,经过多次协商沟通。去年,万庾镇先行试种绿色粮食面积10000亩,新泰和集团通过种子、农药、肥料补贴及加价收购,农民每亩可增加纯收入300到400元。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雨琪 实习生 王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