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道德模范学习宣传

岳阳缉毒警:与刀枪对峙是常事
作者:赵芸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芸

  民警检查毒品

  犯罪嫌疑人指认毒品

  他们不是《湄公河大案》中只身潜伏卧底的孤胆英雄高野;他们也不是《余罪》里行事不拘一格,却大义凛然的缉毒警卧底余罪。他们不是电影角色,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缉毒警察。电影《湄公河行动》的热映,让他们成为众多市民关注的焦点。

  说起“缉毒”二字,很多人都会想起禁毒电影中的镜头,主人公一出场,就把毒贩打得落花流水。但是,生活并不是剧本,现实中,涉及毒品的犯罪行为均是重罪。正因为罪行较重,也使得贩毒分子成了亡命之徒,这也让缉毒警成了警察中最危险的警种。

  关键时刻摁住毒贩掏枪“黑手”

  “我的枪随时都带在身上,因为意外随时可能发生,一次小失误就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今年48岁的岳阳毒品查缉站负责人胡恩威曾经是一名军人,如今已经做了10年的缉毒警察,曾经被评为岳阳市公安局首届“十佳人民警察”。他告诉记者,缉毒警察的生活,每天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考验。

  岳阳毒品查缉站成立5年来,人称“胡司令”的他带领查缉站同志屡破大案,共缴获毒品400余公斤,查获毒品刑事案件150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300余人。凭借多年积累的缉毒经验,他对涉毒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作案特点都了然于胸,有时候他甚至只需要与对方对一下眼,就能辨别出对方是否存在涉毒犯罪情况。

  2015年2月25日凌晨1点左右,胡恩威带队在京珠高速羊楼司高速收费站进行毒品公开查缉,一台邵阳牌照的小轿车进入查缉现场,他示意司机停车接受检查。

  车内坐了4个男人,见民警靠近后,他们神色慌张起来,胡恩威感觉这伙人有问题,便出示证件,示意他们下车接受检查。

  其中一名男子听说是缉毒民警查车后,神色大变,突然掏出一把仿“六四”手枪对准胡恩威,他第一反应就是伸手抓住男子的手腕,将其控制,其他同事迅速上前将车上其他几名人员强行拉下车。

  “他们4个人有2个人带了枪,指着我的那个人手上是一把上了膛的手枪,如果当时不是瞬间将他按倒,后果不堪设想。” 胡恩威说,每次民警实施抓捕时,与涉毒人员刀枪对峙是常事,此外,他们也要面对一些涉毒人员本身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还有可能会面临毒贩的自残甚至自杀行为。

  与缉毒民警打交道的往往都是特殊人群,甚至是亡命之徒,冷血且凶残,“每次行动,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携带了些什么武器,除去这些,还得面对各种看不见的危险。”胡恩威告诉记者,在日常行动中,他们还经常遇到一些因为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的毒贩,“抓捕搏斗时,哪怕一个小小的伤口,也会令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3月的一天,两名涉毒的重症艾滋病人手持凶器在岳阳某医院传染病房闹事,接到医院保卫部门的求助电话后,胡恩威和几名同事赶到了现场。

  当时,一名男子手持1米多长的长刀,另外一人则持一把摩托车大锁,在走廊上疯狂叫嚣,见人就追打,情况十分危急。

  见禁毒民警赶到现场,那两名男子竟然没有丝毫胆怯,根本不把民警的劝诫当回事。

  “你们来啊,来一个砍一个!”男子对着民警示威。胡恩威知道,对方吸毒后什么疯狂事情都能做,他推开同事,向对方靠近,口头警告无效后,鸣枪示警。

  枪响后,两名男子更加疯狂了,一名男子挥起凶器朝胡恩威冲了过来。正当在场的人都在为他捏了一把汗的时候,胡恩威利用从部队学到的扎实擒拿技术,两招制服了对方,现场危急解除。

  风餐露宿蹲点的“隐形”英雄

  跟岳阳查缉站公开亮明身份的查缉不同,岳阳的缉毒民警更多是一些“隐形英雄”。他们习惯把自己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用缉毒警张兵(化名)的话说,“主要是为了工作,也为了保护自己,怕吸毒分子打击报复。”

  缉毒民警在工作中是风餐露宿,昼伏夜出。多数吸贩毒人员往往是白天休息,深夜出来作案,这就需要缉毒民警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和工作状态。白天,民警要进行正常的值班备勤、审讯犯罪嫌疑人,参加日常警务活动;晚上,他们还要根据需要出去摸排情况,搜集情报线索。同时,跟踪守候也是缉毒民警的另一种生活常态。有些案件需要对嫌疑人进行长时间的秘密跟踪守候,了解嫌疑人动向和相关信息,往往一次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稍有不慎,嫌疑对象就会从视线中消失,甚至贻误战机。

  2016年1月份,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张兵、胡光志等缉毒民警接到命令,去华容注滋口一个偏远的乡村蹲点,那里有一个制毒工厂。

  为了不惊动毒贩,张兵将车开到附近后,立即熄火,在车里蹲守。车里一熄火,空调也关了,10分钟后,车内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因为出发匆忙,车内并没有带被子、大衣等保暖物品。三个人冻得瑟瑟发抖,只能靠搓手取暖。

  “我们追踪嫌疑人时,经常要蹲守到凌晨。不管多热还是多冷,整个晚上,车辆都不能发动,不能开空调,夏天的时候,车窗只能打开一条缝,坐在车里跟在桑拿房一样;最讨厌的是蚊子飞到车里不停地叮咬,你还不能去拍打,生怕发出响声被毒贩发现。”张兵说,这样的跟踪守候,常常一守就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民警渴了就喝点矿泉水、饿了就吃点面包、累了挤在车上休息,这对缉毒民警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张兵说,抓获一个贩毒团伙,往往要经历“线索来源—前期侦查—长期布控—适时抓捕—审讯取证”等环节。复杂的案子,破案可达数年,短的也要几个月,这需要缉毒民警的耐心和恒心,长时间地蹲守、跟踪是缉毒工作的家常便饭。

  毒品一日不绝,战斗一日不止。每一个案件的侦破的背后,饱含着缉毒警们的艰辛。尽管工作危险重重,并且承受着很大的办案压力,但他们始终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追求:愿天下无毒。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他用鲜血书写忠诚
 5月1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受到表彰的英雄模范代表,岳阳市公安局岳阳楼分局原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现任东茅岭派出所教导员高城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