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夏季攻势 聚焦四大会战

金融活水浇灌“穷根”
作者:曾四海 苏 丹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8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曾四海 苏 丹)全面小康,几代人追求的梦想;脱贫攻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四大会战”任务之一,在各方力量参与下,正打响一场脱贫攻坚的战役。

  擂鼓阵阵,号角已响。脱贫攻坚,金融助力。

  市农业银行以国有大行的担当,紧握扶贫攻坚的主动脉,以服务“三农”为抓手,通过引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贫困户,帮助地区贫困人口“摘穷帽”、“拔穷根”,激活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连续两年被评为岳阳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奏响了“金融精准扶贫”凯歌。

  精准创新,扶农惠农强引擎

  “如果没有农行的贷款,我们不可能这么早就脱贫了。”平江县南江镇百合村黄龙谷林业生态合作社成员感慨万分。去年,市农行向合作社发放油茶贷款590万元,用于对茶林进行改造抚育和新造,使合作社农户收入有了显著提升,直接带动138户贫困农户摆脱了贫困帽子。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切实解决县域“三农”客户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市农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一县一特色”因地制宜推动金融扶贫工作:

  在临湘市,推广“财银保”模式,通过财政、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向176户农户发放贷款1800万元,帮助贫困农户走上脱贫路;

  在屈原区,推广“N+1”模式,通过与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省农信担保公司合作,对正虹公司下游63户农户发放贷款1600万元;

  在湘阴县,试点开办免抵押、纯信用、成本低的“惠农担·粮食贷”,向16户种粮农户发放贷款980万元;

  在全县域创新推出了“农民安家贷”、“养老贷”、“光富贷”、“富农贷”等多个服务“三农”特色产品。

  ……

  “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必须出实招,办实事,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金融精准扶贫方案。”市农行党委书记、行长伍高琴斩钉截铁地说。

  产融结合,激活动力显成效

  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2年以来,市农行与其合作,累计投放贷款8000多万元,通过农行信贷支持,扩大生产规模,直接解决了112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并间接带动下游种植辣椒、豆荚等165户贫困农户增收。

  近年来,市农行把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基本投向,通过深化与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投放贷款3.8亿元,带动相关产业链下游1.48万名贫困农户增收。

  一直以来,市农行以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扶贫信贷资金向棚户区改造、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行业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融资帮扶力度,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解决就业。

  在铁路、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城市防洪、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市农行发扬大行担当精神,全力以赴重点支持。去年来,先后向平江城市防洪、蒙华铁路岳阳段、华容S222、汨罗S536、岳阳县G240公路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发放贷款29.6亿元。

  “支持一个产业、繁荣一片区域、富裕一方百姓”一直是市农行金融扶贫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截止2017年6月末,全市农行涉农贷款余额53亿元,比年初增加9.4亿元。

  普惠金融,助力民生出实招

  “以前到银行去取次钱要跑好远,现在一般的小额取钱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而且还能在这里缴话费、电费等,确实蛮方便!”汨罗市罗江镇居民巢卫春深有感触地说。

  金融服务网点少、汇款缴费不方便、农资结算难等难题,是农户脱贫致富的一道坎。

  针对广大农户金融需求日益旺盛,而金融服务相对不足的情况,市农行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金穗惠农通工程”,在行政村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布放具有转账、汇款和小额取现功能的转账电话、POS(EPOS)机具等基础服务设施,持续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大力推进转账电话、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发展,有效解决了偏远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全面提升了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市农行通过“农行+超市”等模式,在全市所有乡镇设置“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布放惠农通机具3506台,今年上半年助农取款11.6万笔,金额8751万元,真正把惠农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