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君山茶, 与岳州窑千年并肩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9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赵丈田

图为君山茶业营销、策划部门负责人在岳州宋瓷公司生产车间考察岳州窑制坯车间

在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 有一种产自唐代的岳州茶叶和一种产自唐代的岳州青瓷茶具仍然在那里熠熠生辉, 那就是君山茶与岳州窑。

唐李肇《唐国史补》记载了当时的14种贡品名茶,“㴩湖含膏”为其中之一。据同治《巴陵县志》载:“邑茶盛称于唐,始贡于五代马殷,旧传㴩湖诸山,今则推君山矣。”从古籍对㴩湖茶和㴩湖地名记述推断,“㴩湖含膏”是君山茶和北港茶的前身。

唐贞观十五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出发时,文成公主带去了大量的书籍、陶器、纸、酒、茶叶和很多能工巧匠,这其中带去的茶叶就有岳州名茶“㴩湖含膏”。《唐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州者,此㴩湖者。’”

唐代不仅㴩湖茶名扬天下,岳州茶具也蜚声中外,名噪一时。在中国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中就记载了岳州窑茶具: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茶经》四之器)。这段话的意思是:碗,越州产的品质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进茶的水色,使茶汤现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是红色;寿州瓷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汤呈黑色,都不适合盛茶。

大凡产茶地与陶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便有越州瓷,后为龙泉青瓷,而君山茶的产地则有岳州窑青瓷。岳州窑是以烧制青瓷和釉下点彩茶具而闻名于世的,是唐代主要的青瓷茶具产地之一和釉下点彩及彩绘茶具的首创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的岳州窑遗址,发掘的岳州青瓷物品、窑具共300多件。这些青瓷造型古朴大方,晶莹润泽,清淡雅致,器物丰富,有碗、盘、瓶、高足盘、四系罐、八棱短流壶等。岳州青瓷碗的足以圆饼形和玉璧形居多,高足盘、八棱短流壶具有鲜明特色,它注重装饰艺术,纹饰以印花为主,并配以划花,此外还有浮雕莲瓣纹装饰的,风格独特。

岳州窑虽然以生产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如碗、钵、盘、盂、洗、壶、坛、罐等,釉色以青色为主,但龙窑原址中出土大量茶具,当时烧制的茶具,有茶碗、茶瓯、茶盒等,其胎多为灰白色,釉色仍以青绿为多,有玻璃质感,釉开细片。唐初,岳州窑瓷器圆饼底仍然流行,施釉方法开始由半腰往下降至下腹部,这是一个特色。中唐以后,玉壁底圆口碗成为它的代表作之一。岳州窑中茶具所占比例之大, 说明饮茶盛行的唐代, 岳州青瓷茶具像君山茶的前身㴩湖茶一样受到世人的青睐。

晚唐诗僧齐己《谢㴩湖茶》诗:“㴩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唐代文人墨客不仅喜欢㴩湖茶, 同样厚爱岳州青瓷茶具。唐代诗人刘言史有诗:“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宛如摘山时,自啜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全唐诗》第14册卷5321页)。黄矞《瓷史》认为:“岳州即湘也”。其后,诗人李群玉在大中六年(852年)以后写的一首题为《石渚》的五言律诗也是写岳州窑的。诗云:“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遗产传承总有一些机缘巧合,2015年世博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 笔者作为岳阳市代表团成员参加世博会, 同时受岳阳宋瓷有限公司委托带公司生产的“岳州青瓷”参展, 君山茶与岳州青瓷联袂登场, 展出时间是8月6日,在中国国家馆举行“中国茶文化周岳阳黄茶专题活动日” 中。中国馆展陈设计由天、人、地、和组成。“人”主题展区是中国馆具体展项的集中展区,围绕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面向未来的智慧三大板块进行展示。民以食为天, 茶为国之饮, 茶叶在主题展区占据了很大的位置。岳阳黄茶日就是在中国馆“人”主题展区即一楼大厅举行。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代表廖志刚把在家预先准备好的宣传片、宣传资料、参展产品和用于赠送的小袋君山银针带到现场, 当中国大学生把君山银针冲泡在玻璃杯中, 只见根根芽头直挺竖立,每一芽叶“雀舌含珠”,又似万笔书天,继而徐徐下沉杯底,宛如群笋出土,刀剑林立,使现场的意大利市民叹为观止;在世博会上, 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的“君山牌”君山银针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

经组委会审查,岳州宋瓷公司选送的“岳州青瓷”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周岳阳黄茶专题活动日” 展出。一楼大厅是参观中国馆的入口处,也是一个必经之地,米兰市民络绎不绝,意大利茶业协会主席马可先生、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主任刘仲华教授出席指导。马可先生看了“岳州青瓷”茶具连声称赞。而同年11月,岳州宋瓷公司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黄茶文化节,由岳州宋瓷公司以君山银针历史为内容烧制的8块瓷板画在黄茶文化节上大放异彩,被到会专家称为黄茶节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君山茶与岳州窑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岳阳是一个旅游城市, 不仅要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同时也要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君山茶是国内外公认的名茶, 而岳州窑青瓷茶具又是具有特色与传承的产品。笔者建议:把君山茶与岳州窑青瓷茶具作一款富有地方特色、具有食用与收藏价值、称为“旅游特产名片” 的产品打造。

打造旅游特产名片, 首先是申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地理标志保护,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原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其次,重视市场需求和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要严格审批,有序利用。再次,要把“旅游特产名片” 的打造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做到有人管,有项目支撑,有目标考核, 让君山茶与岳州窑青瓷更好地融入旅游市场、融入文化市场、融入商品市场、融入现代生活,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方爱与岳州宋瓷公司董事长王友良已就君山茶与岳州窑的合作达成了共识,初步确定君山银针原产地的产品以岳州窑青瓷罐为包装,名茶配名瓷,祝愿千年并肩的君山茶与岳州窑再次携手,共创辉煌。

编者按:赵丈田先生撰写的《君山茶,与岳州窑千年并肩》一文是一篇很有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好文章。君山茶与岳州窑同为岳阳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地方特产。君山茶的前身㴩湖茶为唐代贡茶,而岳州窑早在唐代之前的东汉末年就是烧制官用瓷的名窑,南北朝时进入宫廷。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岳州窑列为全国六大名瓷之一。可以说,君山茶与岳州窑是一对能为岳阳历史增光添彩的“双子星座”。由于种种原因,岳州窑一度消失于南宋初年。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鼓励和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下,岳州宋瓷文化公司高举岳州窑文化产业复兴大旗,为恢复岳州窑青瓷生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岳州窑烧制工艺与君山银针制作工艺一道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望进入国家“非遗”。

赵丈田先生作为数十年来从事岳阳茶业研究的知名学者,为宣传推广君山茶文化作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同时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君山茶与岳州窑内在的潜质与联系,从而通过他的《君山茶,与岳州窑千年并肩》一文对两个共具岳阳符号的产品进行撮合,表现了一位学者深度挖掘岳阳文化并使其服务于岳阳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早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后又在岳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赵丈田先生,能够在退休之后仍然这样执着地倾其所学贡献社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同时也恳切地希望赵丈田先生在文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能够被相关部门、企业研究采纳,让历史留给岳阳人民共同的财富——君山茶和岳州窑交相辉映,比翼双飞。

(刘衍清)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