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因为爱,他们相守岳阳城
作者:李巍松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1日    责任编辑:李巍松

远方的朋友调侃笑问,岳阳美还是岳阳姑娘美?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岳阳的爱情最美。

by 无心幻梦

文图/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巍松

1

遇一人白首,她选择了老乡

择一城终老,她选择了岳阳

(受访者:王丹 湖北人 定居岳阳)

长发披肩,相貌清丽,笑起来还带点小女生的娇羞。

其实26岁的她已为人妻,还有了孩子。

这就像岳阳城,虽然早已有了许多发展成果,但同样还有着巨大的初始潜力和无限未来。

她叫王丹,湖北洪湖人。

人说,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前者,她嫁给了一个老乡,后者,她与自己的另一半却选择了岳阳。

两人都是湖北人,而且都不在岳阳工作,为什么选择定居岳阳?

这是一个让人颇为好奇的故事。

“因为相信,所以选择。”

但在王丹的口里,答案却简单到只有八个字。

2017年5月,在湖北工作的王丹趁着产假去了广州,与在那里工作的老公团聚。

这天,她和老公接到一份售房传单。“在佛山?”虽然距离较远,但早就想过买房的她却是心动付诸行动。

她抱着孩子他开车,两人直奔佛山折腾了一圈,但最后还是没买。

房价太高,每平米9100元,还是毛胚房。

6月下旬,产假将完的她和老公带着孩子坐高铁回老家,中转站是岳阳东站。

这一站,两人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新楼盘。老公跟她商量说是不是去看看,最后因为舟车劳顿太累还是放弃了。

回家半个月后,得知老公的表哥的堂哥也在岳阳买了房,而她到岳阳看到房价是每平米7100元还是精装房时,就再也没有犹豫,立刻买了一套120多平米的房子。

房价高低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知名度大小,自然是左右购房族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定居一个城市,却还会有着更多影响的因素。

“离老家近啊,交通方便啊,岳阳空气质量好啊,绿化比佛山强多了。”

王丹的答案总是出乎意料的简单,她说她表姐已在岳阳买房定居五年多了。提到为什么没有选择在自己老家买房时,她说虽然家乡近些年来在发展,但还是比不上岳阳,比如说高铁,虽然荆州也有,但从洪湖过去距离并不近。

“岳阳发展得很快!以前从这里路过时,这边还是一片乡土!看到的只有农田农户。”王丹很意外岳阳发展的速度,虽然她工作在湖北而且在岳阳逛的地方也不多,但因为表姐的关系曾经在这边呆过,对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是感受很深刻。

原来,王丹选择相信的, 更多的是岳阳近些年的发展与更宽广的未来。

那么,像王丹这样选择定居岳阳城的外乡人有多少呢?

房产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给出了一个数据。“虽然我们并没有去统计过有多少外地人在岳阳购房,但根据我们平时给客户邮寄东西来看,有百分之三十属于外地地址,当然,这不排除其中有本地人在外地工作的。”

王丹两口子的决定,颇有些年轻人的想做就做。

但更多外乡人选择定居岳阳,必是深思久虑。

多少人只是过客,却从此爱上岳阳城;

多少人爱上岳阳,从此视他城如过客。

2

因为岳阳城,他爱上一个人

因为一个人,她相守岳阳城

(受访者:周小春 平江人 定居岳阳)

当年,手提蛇皮袋,脚穿布鞋,17岁的周小春只身乡下来,身上没有几个钱。

现在,他已经42岁,有了妻子孩子,还在岳阳这座城里,与人一起开了四家美食连锁店。

25年过去,他毅然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同时也经历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悄然蝶变。

1992年下半年,平江浯口的周小春进了岳阳城。

映入眼中的城区,唯一值得他称道的建筑,只有百货大厦。

有着都市繁华气息的,只有东风广场一带,四化建、八字门等地段都几与乡下无异。

有些地方的环境比起老家都相差太远,如九龙附近,连下水道都没有,到处臭水横流。

周小春第一家“金喜食家”开在螺丝港,店里生意开初并不好,客人稀稀落落,一如周边绿化,偶尔得见一两点青嫩,有了管理规划和精心培育,才在时光的成长中从少到有,逐渐变得葱葱郁郁。

随着城市扩建,岳阳城里多了一条通畅热闹的站前路街道,周小春也在这里有了自己的第二家连锁店。

当蘑菇亭一带乱七八糟的铁棚子消失不见变得整洁美观时,他又瞄准了这被市民们视为休闲娱乐天堂的地段。

店里的生意红火得出乎周小春意料,就像这座城市生态环境的突变。绿树、亭台、花廊道……随着人们家门口的绿地越来越多,他店里的客流量也在慢慢增加。

每每置身“树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绚丽画卷里,周小春偶尔会脑洞大开地想,自家的生意兴隆,是不是得益于那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风光。因为恋恋不舍,所以才让许多外地人恋恋不舍,以致误了归程,才让不少本地人玩得误了家里饭点,索性就近觅食。

夜市灯如昼,车水马龙安。

坐在位于土桥2017年刚开的第四家店里,回顾过往的周小春深觉不易。

那一段奋斗史的辛酸,有如这座城市的生态发展,一路跌跌撞撞的打拼,到站稳脚跟健步向前,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幸运的是,他的人生就如2000年后的王家河——昔日“老龙沟”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励精图治下,变成了今日岳阳城里“金腰带”,自己也在努力拼搏中,从一无所有到事业小有所成。

更让周小春觉得幸运的是,来到岳阳城,他遇上了现已成为自己妻子的一个沅江姑娘。

那时,他是一名到处给人打工的厨师,她在哥哥店子里帮衬着卖衣服。一个偶然,两人相识,而后相恋相知。

无论是那些年东奔西走,还是这些年走南闯北,周小春觉得,就三线城市中来说,岳阳发展很快,尤其是生态环境,在湖南省内应该是数一数二。虽然绿化赶不上深圳、杭州等大都市,但从宜居的整体环境来说,却并不逊色。

于是他选择留守故土,她也因此而落地生根,与他相守此城。

没有哪一个人不恋故乡,但现在的她,平时却更喜欢他老家的环境。

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相守一生人。

3

因为深爱,他始终不曾离开

因为深爱,他一直等她到来

(受访者:李青松 岳阳城区人 定居岳阳)


有些人,因为爱上一个人,才爱上岳阳城;有些人,因为爱上岳阳城,而后于此爱上一个人。

年过四旬的李青松却不在此列,他是岳阳城区人,跟许多岳阳人一样,从未离开过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

提起家乡这些年来的生态发展,他兴奋得像个孩子,提起王家河的变化,则有如提起自己的孩子,满是欣喜之情。

原因无它,李青松是个文化人,现任岳阳市云梦诗联分会会长。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都颇为关注生态文化,更因此留下许多名篇绝唱。

到岳阳各处游览,李青松自也写过不少诗词,如《登幕阜一尖峰》“抱朴谒天岳,会仙登葛台。逶迤衔脚走,雄阔撞胸来。”如《赊月亭观南湖有感》“别有空濛蹑足轻,一湖秋色淡相迎。”

李青松更为关切王家河,不仅是因为这里的生态变化就似岳阳生态变化的一个缩影,更是因为他与这条河结缘颇深。

1992年,李青松当时就读的学校就伫立在鲤鱼嘴上,因此他也算是亲眼见证了王家河的初初模样。

在他的记忆中,二十多年前,王家河一带还只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荒凉河汊,没有书里描写岸芷汀兰般的优雅,到处荆棘丛生,像个不经修饰的深闺幽怨少女。早年的义渡也已不复存在,代之一条拦河坝横亘东西,方便行人过往。

2004年,李青松举家搬迁到王家河东岸,朝夕相伴,王家河成了他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这时的王家河上架起了一座大桥,连通王家河两岸的这条路就是岳阳大道。

随着城市建设战略的东移,王家河的宁静被打破。战鼓一经擂响,喧嚣和浮躁开始侵蚀那个本在深闺的少女。

王家河边的山不见了,继而耸立的是一幢幢钢筋水泥的高楼;王家河的水不清了,只有五颜六色飘浮的生活垃圾;王家河的居民也学会了叹息,王家河你怎么啦?

在时代的风雨中,王家河或许也同样在感慨着成长的苦脑,然而生活还得继续。李青松自不例外,虽然他也忧心忡忡于这条河流的未来,却只能读书人一声长叹。

“漫将襟抱向村边,喜看云霓逼眼前。都是创新时代好,撸开袖子畈中先。”随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王家河迎来了“撸开袖子”的大力环境整治,李青松也再度迎来了自己诗中的“喜看云霓逼眼前”。

看着“翻天覆地慨而慷”的王家河,李青松不由想起了八年前小侄女对着电脑看城市建设模块时,无限憧憬地问他的一个问题:叔叔,王家河真的会有公园吗?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已经由事实回答,从鲤鱼嘴到雷锋山仅大桥就有三座,王家河经过几年痛定思痛的改造,早已焕然一新。

生态景观休闲走廊和历史文化记忆长廊环绕,两岸的绿化建设是市里的重点工程……走在沿河景观游路上,心旷神怡是一种满满的幸福。

曾经,李青松有些遗憾没去过他乡打拼,后来,却又有些欣慰,因为他亲眼见证了故乡的蜕变,陪伴着始终不曾离开。

他虽然不曾离开,却有一位广西姑娘因他而来到这座城市。

对于水乡风景,广西姑娘自是司空见惯,但第一次看王家河走廊时,她依然抑制不住一种油然惊喜。

山依水,水连山,桃李招摇于深红浅白,亭台、浮雕、铜像、人物、历史,相映成趣。每每和妻子携手花前月下,这里就成了他们夫妇俩漫步人生的风景。

现如今,王家河有了景色怡人的风光带的陪伴,他也有了心上人的陪伴;王家河有了让人更为期待的未来,他也有了让人更为幸福的孩子。他想,生活在一天天变美,我们的孩子会更加幸福!

因为深爱,所以怕你离开;

因为深爱,所以待你归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