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岳阳市两型社会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王金河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8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壮大绿色动力 共享两型成果



河风习习,杨柳飘飞。5月5日晚,家住桃花山社区的郑先生习惯性来到王家河公园散步。被灯光和花草装扮得旖旎秀丽的王家河每天都吸引了上万市民前来休闲、锻炼。“今天的岳阳,空气更好了,河道更清了,环境更绿了,确实是名不虚传的生态宜居之城。”

两型社会,全民共建共享。自2007年起,岳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将“两型”作为城市绿色崛起的新动力,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路径,产业发展向低耗、高效转型,基础设施向全面、网状转变,城乡环境向绿色、和谐转轨,两型成果向共建、共享转化,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促,区域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同步提升。

控排放提品质

让产业“绿”起来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中之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节能减排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落后产能更少了,传统产业更新了,新兴产业更大了,产业结构更优了。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采取关停取缔、淘汰退出、停产治理、限期整改和异地搬迁等措施,关停并转造纸、水泥、化肥、纺织、建材等“五高三低”企业460多家,中心城区传统制造企业全部“退二进三”;

——有效升级传统产业。在石化、能源、造纸等传统产业实施了岳纸提标改造、长岭石化和巴陵石化节能技术提质等10多项产业升级大型改造工程;推广了60多项清洁低碳技术,切实降低了产业发展的能耗强度;

——着力发展新兴产业。连续多年实施新兴产业扶持行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对GDP的贡献逐年提高。

同时,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为重点,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以低碳、循环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去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5.1%。

治污染优生态

让城乡“靓”起来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

甘甜的水质、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这是人们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朴素愿望。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民生改善,让人振奋。

岳阳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提出“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将岳阳境内16条河流纳入市级河长制管理范围,严格实行“一河一策”。扎实抓好湘江保护和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集中整治非法采砂,实施中心城区水系、华容河河湖水系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全面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面实行城区禁炮,狠抓建筑、道路、交通扬尘污染治理,推进“乔木进城”三年行动,打造更多城市“氧吧”。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全球首批绿色保护地,岳阳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试点。

低消耗再利用

让生活“潮”起来

尚书山社区与南湖公园等单位每年联合举办环南湖白色垃圾收集志愿者活动;东风湖社区每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志愿者对东风湖水面漂浮物进行大规模的打捞清运,有效改善水环境……在两型示范创建过程中,我市充分整合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动基层群众力量,形成了两型创建工作强大合力,逐渐将志愿服务转化为市民的行动自觉。在社区持续推广节能灯、声光控开关、节水阀,倡导少用塑料袋,重提菜篮子,节俭节约成为社区居民普遍认同的公序良俗;在农村全面推广改水、改厨、改栏、改围、改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行动卓有成效,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两型社会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两型化,人人共建共享,推动两型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新潮流。”市发改委分管负责人介绍说,近十年来,市发改委按照省两型工委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两型宣传,持续推动两型理念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持续开展两型学校、两型社区、两型企业、两型景区两型机关创建,绿色低碳已经潜移默化成为市民的共识。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金河

通 讯 员 李小娜

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生态岳阳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图为五一小长假,岳阳楼景区游客纷至沓来。 尹明伟 摄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