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社会

岳阳楼区人民法院:让判决书更有温度和深度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5日    责任编辑:许铭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周小平 )“所有的判决书都是公开的。从单独办案开始,我总是试图在判决书中加入新的元素,让普罗大众不仅仅是看到一个案情结果,还能透过个案汲取教训,增长法律知识。”岳阳楼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审判员李钰婷虽然看起来还像个小姑娘,表露的雄心却让人侧目。

2016年,李钰婷第一次主审一起网络侵权案,由于双方都在利用网络制造声势,社会关注度较高。为了避免被人炒作,李钰婷决定启动舆情应对方案,在庭审时进行公开直播。在判决下来后,尽管最终上诉,但二审维持了原判。

这让李钰婷感到欣慰,倒不是说二审维持了原判,而是她的判决因为公正公开,没有带来负面舆情,也没有因为网络影响将矛头转移指向法院。并且,李钰婷由此引发更多思考:如果在判决书中对当事人违法或正确的行为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受到警示教育?

在接下来的办案过程中,李钰婷开始尝试判决文书书写创新。那是一起非法营运案,“黑车”司机被出租车司机发现后遭到追赶堵截,“不仅手机被没收,而且因走投无路在逃跑过程中受伤。”李钰婷感到,出租车司机的维权已超出了正常范围,从受害人的角色变成了加害人,案情本身已不单单是一起损失赔偿案。

在后来的判决书中,李钰婷改变一般情况下“事实+运用法律+判决结果”的书写方式,加入了价值判断,让更多的人今后遇到同类的问题后,知道怎样合理合法维权。“其实我们办案不光是就案办案,还有规范引导的作用。”李钰婷说,对社会影响较大、关注度高的案件,除了依法公正裁决外,如果判决书更有温度和深度,那将起到让更多人明辨是非的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