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泊潭

千古汨罗江的始称地


屈原画像(资料图片)

河泊潭处复合主要河流(资料图片)

清光绪《湘阴县图志·卷二十二·水利志》载:“河泊潭在鸭舌港西北,见洪武册,一作河步獭潭,据盛宏之《荆州记》:罗县北带汨水西流注湘,去县城三十里名屈原潭,《水经注》汨水又西为屈原潭,即罗渊也。”

河泊潭位于屈原管理区凤凰乡河泊潭村。1981年,河泊潭被公布为汨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竖有花岗石碑标志:“河泊潭又名屈潭、沉沙港,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目睹楚国危亡,痛不欲生,遂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在此处怀石投江殉国。”2009年,当地百姓自筹资金在此新建“怀沙亭”,用来纪念屈原。

后世泛指的汨罗江原从凤凰山、磊石山南相会此“汨罗江(今平江河)”(后文一律对古概念汨罗、汨罗江加引号区别)一起入湘江、洞庭。1958年10月,湘阴县实施汨罗江围垦工程,炸开与玉笥山相连接的周家垅,将泛指的汨罗江改道从凤凰山、磊石山北入湘水、洞庭,而“汨罗江”滴水不漏全部围垦进了屈原农场。

古人名河泊潭“汨罗”的过程

历史上最早把河泊潭名“汨罗”的是贾谊的《吊屈原赋》:“遂自投汨罗而死。”“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这是河泊潭“汨罗”名首见文学作品之中。之后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作《怀沙》后“于是怀石遂自(投)〔沈〕汨罗以死。”又将屈原河泊潭直书“汨罗”,首见于国史。

为什么他们都将河泊潭名为“汨罗”?其依据是什么?他们两个都没有相关的解释文本。权威字典词典词源专门用来解说汨水或“汨罗江”,没有解说“汨罗”名原由,只是引用了《一统志》的解说。在《屈原贾生列传》集解、索隐曰:“汨水在罗,故曰汨罗。”这一句解说的原由是因为汨水在罗地的关系,所以把此地的汨水名为“汨罗”。

关于汨水的最早出处是屈原《怀沙》“浩浩沅湘,分流汨兮。”由此说明“汨罗”是贾谊读了屈原沉江前的绝笔之作《怀沙》后,将屈原自己写的汨水加上汨水所在之地的罗而重新命名河泊潭为“汨罗”,用来纪念屈原,司马迁认同他的命名,再将“汨罗”书于国史。

《水经注》根据贾谊、司马迁的定位,以汨水源流说和排除法一一指明经过地点“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直接在河泊潭头上冠名“汨罗”。《一统志》以南北二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又进一步从地貌水域特点上来解说“汨罗”复合的具体位置。说明贾谊、司马迁所定论的“汨罗”得到后世的认可。“汨罗江”古人的定论是从河泊潭始至磊就成了石山入湘水,由此说明河泊潭至少从汉时开始“汨罗江”的始称点。

汨罗地名最早在清代光绪年间粤汉铁路(1936年完工)过程中设立汨罗站时出现,汨罗水名自此开始向汨罗地名转变,汨罗地名概念扩大化是1966年设汨罗县后,汨罗江开始泛指的时间从史料考证当在民国后。

当代史学界虽然对河泊潭屈原沉江地进行了定论,但一直没有对河泊潭“汨罗江”始点进行定论,在今天汨罗江概念已经泛指到江西的实际情况下,再加上今天古今汨罗概念水名、地名混淆,运用在屈学研究和考古过程中最容易混乱和误导屈学研究者和后人的思维和时空,所以有必要对“汨罗”古人之定义进行重新探析。看看我们古人是如何对河泊潭“汨罗”概念定位的。

屈原定位汨水之湘流说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说明屈原所写“汨”的源流来自沅湘(实湘江)。因此解开“汨罗”的关键是“汨”的区域到底是不是沅湘的分流。

屈原时代磊石山是湘水入洞庭的地理标识,也是沅湘分流的标志,更是东南洞庭湖的分界标识。其实屈原所说的“汨”在春秋时期已被罗国人叫成罗汭,《左传》记载:昭公五年 (前537),“楚子以驲至于罗汭”。《水经·汨水注》谓罗汭即汨罗江。为什么屈原在作品中不写“罗汭”?主要原因是先祖屈瑕代楚伐罗,功败自缢,对祖先的敬畏而内心充满耻辱是肯定的,所以他不想提及罗名。沉江之地也没有选择罗水,而是选择沅湘分流之自名的汨水,也说明了他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精神。因此他的《楚辞》通篇不曰罗,来罗国定居时也没有接受罗国留城或为官的好意,却选择罗水南一破庙居住下来。

贾谊到河泊潭写“汨罗”时,距屈原投江殉国仅102年,距战国结束仅30年,距楚国灭亡仅47年。秦灭楚以后,在楚地置郡县,这时距屈原殉国作《怀沙》仅55年。刘石林因之认为“这足以证明‘汨水’之名因屈原《怀沙》‘分流汨兮’而来。”

所以后世众多专家都持沅湘分流观点,支持屈原的分流说。刘石林在论“汨”文中引据:王逸在注 “汨”时说: “汨,流也。言浩浩广大乎沅湘之水,分汨而流,将归乎海。” ……他们全部把汨水的源流归入湘水之源流。屈复说:“‘浩浩’,广大,‘汨’,汨罗,汨水乃沅湘之分流也……”清朝越南使者潘辉《过汨罗吊屈灵均》作诗说明:“湘江二支,下流分二支,左一支名汨罗江,右一支名湾河,使舟至分支处,转入湾河,过湘阴出湖。”说明潘辉使清的时候“汨罗江”还没有泛指,屈原农场围垦前玉笥山南就是湾河。屈原沉江后尸体从湾河倒流三十里到晒尸墩上岸,并不是传说,其实是汨水倒灌所托,也充分说明汨水是沅湘分流无误。

近看钱征《唐诗里的屈原与汨罗》,诗人所写屈原沉江的环境大多提到湘水、洞庭、汨罗等水名,说明他们认同的汨水也是湘江分流的概念。如李白《行路难》“屈原终投湘水滨”。《古风》“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雍裕之《听谈沈湘》“秋风一奏沈湘曲”等等,都在说明汨在湘水之滨。所以古人汨水的区域完全确定在湘水之滨,就是河泊潭至湘江区域的“汨罗江”。

《水经注》定位“汨罗”源流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汨水概念在湘水边,所以只说水东出就是“水”来源于“桓山”。他同样没说哪儿是汨水,只说了汨水的源流自哪来。那么“汨罗”在哪?“……汨水西迳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水亦谓之罗水。”郦道元虽然首先把罗水源流叫做了汨水源流,但这儿他明确了罗水。“汨水又西迳玉笥山,……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 “汨罗”名从此出现,已经说得相当清楚了。《水经注》再解说叫“汨罗”的原因:“昔贾谊、史迁皆尝迳此,弭檝江波,投吊于渊。”所以《水经注》把河泊潭名汨罗的“理论”依据是贾谊名此“汨罗”“司马迁也名此“汨罗”。“汨水又西迳汨罗戍南,西流注于湘。”屈谭后干净利落地出现汨罗称谓了,说明“汨罗”自河泊潭开始。

《一统志》定位“汨罗”复合说

康熙字典引用《一统志》记载:汨罗,江名。……一南流,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日罗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西流入湘。”但这儿没有说明的是南水在哪,北水在哪,是如何“复合”在屈潭的。这是解开“汨罗”归属地到底属于什么区域的谜底。复:《康熙字典》解释的字义近20条之多,但根据水流“复合”的字义来看,有一条可正确解说此复之意:“又与复通。上下有道,故谓之复。”河泊潭现存的古河道看,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都有河道。符合此说法。《现代汉语字典》“1.重复:~写。~制。……3.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往~。翻来~去。”此两条也是正确解说此复的意义,这也非常合河泊潭的实际地貌和水流走向。

从河泊潭地貌图来看,至今天至少还有两支南水和两支北水汇入河泊潭(还有些小河被人工填平)。《湘阴县志》载这片水域自古有“三十六坪,四十八汊”之称,意思是有48条河流在境内联结,纵横交错,条条相通,条条分支,东边有罗水注入(或称汨水),西边有湘江“分汨”注入其水域就显得特别复杂,古人只能用一“复”字来进行概述,而今汨罗江的水系就没这么复杂。打开今天的卫星地图,我们还清晰地看得见那些无法填平的宽深古河道历历在目。

从未围垦前的水系来看,罗水从古罗城正北一支经玉笥山后流入湾河,而湾河在凤凰山刘溪港又分两支,一支入罗水港与灰滩河汇合后入河泊潭,一支经刘溪港入凤凰山内河再汇入河泊潭;另一支在西南百丈口进入沧浪河(今李家河、古人说的汨水),此河在清郭嵩焘编《湘阴县图志》载:“古罗城南有汨水一支津,经罗城名沧浪河。”

沧浪河在今潭木港汇入到河市河;第一支在青泥湾向北分出灰滩河(黄湖)直接跟河泊潭(屈潭)相通;第二支经过黄金潭北入三洲河(沙泥湖)北经北洲河入河泊潭;第三支向西进入古塘岔(古湖),经土星港(今推山咀)入湘江。河市河也是古罗水入土星港入湘江的主支流。

今天的汨罗江河道是在围垦屈原农场时人工炸开凤凰山周家垅另劈河道接通白塘湖泄罗水之洪的,北罗水入湖口也由磊石山南改道成了北,而“汨罗江”滴水不漏还在屈潭至磊石山;所以现在我们从卫星地图上能看到罗城至玉笥山至周家垅的此节河流人工挖掘的痕迹,其宽度自河市河口(翁家港西)都为人工全线拓宽,以确保历史最大泄洪量通过。

这些表明了屈原区水系的复杂性,未围垦前还更加复杂。这就是为什么《一统志》说复合的原因。

蒋防《汨罗庙碑》中说:汨罗江水“汨冬水二尺,夏九尺,则为大水也……” 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李元度首倡,平江商会出资,在河泊潭再度修建了一座比今屈子祠规模还要大得多的屈子庙。主要功能是作为平江小货船至此换大货船的中转基地,“汨罗江”也被称之为平江港(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河泊潭“汨罗”名覆盖的称谓。

这就是汨水与罗水“复合”之真实状态,说明古人的记载是准确的。而今天汨罗江流域没有符合此复合说的地方。

所以历史上的“汨罗”始于河泊潭,说明“汨罗江”之称是从河泊潭开始;现在的平江河才是屈原时代的“汨罗江”。

彭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