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新闻中心 >要闻

​岳阳百岁老人照片走进世界妇女大会
时间:2022-03-20 10:33:20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图片

我给平江两位百岁老人拍照片

文/图  何志贤

百岁老人照片走进世界妇女大会

图片

三十年前,我在当地敬老院采用自然光线抓拍到的一幅长寿人像摄影作品,题为《童心》,它的故事,至今使我感动不已,并深深地刻记在我的脑海里。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我收到新华通讯社寄来的特别挂号邮包。打开一看,哇塞!内面有“中国当代女性风采”摄影大奖赛获奖作品专集画册和获奖证书(证书上印有95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彩色会标),还有一块特制的铜质奖牌。书中有我在平江县长寿镇原敬老院拍摄的一幅长寿老人人像摄影作品《童心》,荣获艺术类优秀摄影作品奖,并编印在精美的彩色画册中。当时我一个农村摄影爱好者,第一次得到这么高级的荣誉,激动得热泪盈眶,好像是在梦境中的故事……

长寿街这座千年古镇位于湘鄂赣边塞要地,它南依罗霄山脉,北接幕阜清风,地灵人杰,风景秀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古就以长寿人多而得名“长寿之乡”,它还是将才辈出的将军之乡,有“五里十将军”之美称。这幅题为《童心》的摄影作品,以其健康长寿、美丽传神的艺术形象脱颖而出分享给了全世界,这也是我对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积极参与和宣传,它不仅是作者个人的荣光,更是长寿妇女荣耀中华和全体长寿人民的荣幸。

《 童心》这幅老照片的拍摄经历,我至今记忆犹新。1990年4月的一天,平江县长寿镇原敬老院三十多名孤寡老人,早饭后被当时的李辉丽院长梳妆打扮得衣冠整洁,坐在厅堂里等候着我。我受李辉丽院   长邀请,为院里的老人照“寿像”。

当我拍完这些老人照片后,发现有位叫方桃凤的年逾百岁老人,她虽然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皱纹,但仍衣裳楚楚,唇如胭脂,一双乌溜溜的眼珠,慈祥的目光,美丽传神。李辉丽院长一番介绍:她还会唱山歌,经常教敬老院里的老人唱歌,助人为乐,逗人喜欢,受人敬佩,被称之为敬老院里的“快乐寿星”。

她那孩童般的情趣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拍摄兴趣,在李院长的帮助下,随她来到敬老院的后花园里,李院长顺手摘了一朵玫瑰花给她瞧,桃娭毑右手捏着花朵,左手“聚光”近距观花,好像在与我抢镜头,这一美妙情景,我连按快门拍了几张。后来她用手抓住我的相机背带,触摸着照相机的镜头,觉得这机器神奇而新鲜,激发了她对照相的兴趣,双手紧紧抓住我的摄影包,这下可惹大麻烦了,最后经李院长反复劝说才使我得以脱身。

胶卷寄到省城冲印后,其中一张画面传神,用光构图、美感和趣味深深地感染了我,取名《童心》。我洗印了几张八寸照片细细欣赏,并送去一张给李院长,当时桃娭毑见到这张照片欣喜若狂,又唱又笑,把全院的老人都逗乐了。李院长说:“你拍出了老人们的心声。”她将《童心》这张照片摆放在办公室里,成了当时敬老院里的“明星照”。

长寿人民有句公众语言:“来了就是长寿人”,《童心》这幅老照片自然成为长寿镇的形象大使,它定格了农村敬老院里长寿老人幸福生活的最美瞬间。30年前,这位叫方桃凤的孤寡老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住进敬老院里,能活上100岁且姿色容颜如此春风,其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是她的生活有保障,心中无杂念,更是得益于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三十年后的今天,《童心》这幅老照片摆放在我的摄影展馆里,仍然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读者的眼球,互联网的点击率人气旺盛,在当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多种报刊杂志、政府宣传画册、当地党政机关办公室都有它的身影。2018年9月,一幅36英寸的原创彩色照片《童心》被平江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征集永久收藏,它将定格在平江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

百岁娭毑冬天不用穿棉袄

图片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侵扰全球,人类的生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对实现生命的价值、追寻生命意义的正确方式有了更深的认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活着,最大的幸福就是平安。

2021年12月15日,我访问了平江县木金乡礼仁村102岁的方玉香娭毑。虽然是冬天的“大雪”节气,她仍未穿棉袄,一身秋装打扮,鹤发童颜,做饭、洗衣、下菜地劳动,行动自如,身体稳健。她那脸上的皱纹,双手凸显的青筋,是沧桑岁月留下的印迹,她内心流露出幸福的微笑,是一幅时代映出的风景。

我欣喜地看到,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天中午,方娭毑在厨房烧火做饭,我架起相机拍她烧吊壶的时候,没想到她突然跑过来抢占机位察看我的拍摄效果,弄得我措手不及,幸有手机拍照相助。这么大的年纪还有如此灵敏的思维,令人惊叹不已。

图片

当问及她健康长寿的秘诀时,她朴实地笑着说:“养生的关键就是心宽、不生气。”她一生经历不如意的事情很多,总是一笑了之。方娭毑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起早睡,饮食习惯清淡,待人非常厚道,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仁和老太太。

中国有句古语“仁和者寿”,一个“寿”字的伸展,承载了几千年长生文化的思考;一个“和”字的延伸,造就了无数个家庭的长寿梦想,仁和者寿,一直是中国人民对寿命长短的一种认知。人类学家认为,命是天给的,寿是自己争取的,认知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秘诀之一。

图片

方娭毑健康长寿的养生故事,使我对老年人健康、养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她给我留下了感动不已的深刻记忆。我的2021,这个摄影故事,是我对摄影最高境界的感受。

更多精彩点击:

岳阳日报《云梦周刊》3月20日高清版面速览

岳阳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何志贤

(编辑:江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