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钩沉

毛泽东与他岳阳亲戚的故事
时间:2023-04-16 08:25: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 余军民


几个月前,君山区党史研究室接到《关于开展“毛泽东湖南足迹”史实史料专题征集编研的通知》后,笔者带领编研室人员到洞庭大桥东侧湖滨捕捞队,采访了毛泽东的亲舅老表文桂初的嫡孙文春辉。文春辉身着朴实,热情接待后,立马进入主题,滔滔不绝地讲述了毛泽东的外戚关系及其寻亲的过程。

图片1.png

据文春辉老人介绍,他是1949年1月26日出生的,曾任华容县湖滨渔业社书记。其祖籍在湖南省湘乡市大坪乡,成立韶山区后划入韶山区谭家阁,这里也是毛主席的外祖家。文春辉说他的祖父号文桂初,比毛泽东大一岁,在表兄弟中排行十九,称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文七妹)为姑妈。文桂初在韶山农民运动中担任行动执行组组长,1925年民运失败后,遭遇反动军阀的“清乡”,于1926年经湘乡同乡介绍避难到岳阳东洞庭湖西岸做帮工种田。同来的还有贺晓秋。贺晓秋既是毛泽东的姑表兄弟,也是文桂初的远房表亲,因文桂初的曾祖母姓贺。文桂初在岳阳河西做了几年帮工之后,得到了一戴姓东家送的十几亩水田维持生计。1928年,正式把家迁到了岳阳县九区(与今君山区同属一区)。迁到这里安家的有文氏兄弟三人,即文桂生、文桂初、文桂湘。贺晓秋一家也于1927年迁到了南县华阁丁字堤,后搬家到岳阳县的仁义乡(和今君山区良心堡镇同属一乡),在孤儿垸定居。

在文家兄弟三人中,文桂初和毛泽东的关系最为密切。儿童时代,毛泽东和文桂初都在湘乡县唐家坨(唐佳阁)生活,因为他们既是表亲,又是儿时的伙伴,所以更显亲近。毛泽东2岁时,被母亲送到外婆家代养,直至1902年9岁时,由父亲毛贻昌接回韶山冲读书。毛泽东在外婆家生活了7年,八舅父文正莹是个秀才出身,在唐家坨很有名望,也是毛泽东真正的启蒙老师。他开了一家塾馆,讲学授徒。文桂初常常和毛泽东到他塾馆做旁听生,两人同坐一排。

图片2.png

1951年,文家表兄文涧泉、文运昌去北京探望毛泽东,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据资料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先后接见文运昌达六次之多。为什么这次(1951年)只邀他们两表兄?文春辉解释说:文运昌的父亲文玉钦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加之他俩都比毛泽东年纪大,支持毛泽东到外地读洋学(公学),也算是毛泽东最初的引路人。更何况文涧泉还同贺晓秋几次救过毛泽东脱险,其关系更不同一般。文春辉解释后又接着说:解放前,文运昌曾在南华安一带从事革命活动,也把家迁到了南县。20世纪60年代初,文运昌一家还住在南县白蚌口,与文桂初常有往来。文桂初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毛泽东因工作繁忙,委托中央办公厅给文桂初写了回信,信封上写的是“湖南省岳阳县第十六区隆庆乡新安垸文桂初先生收”(注:隆庆乡原属岳阳县,1952年1月划属华容县管辖。信件于1954年溃垸被水冲失)。文桂初听说毛泽东对自己亲人要求严格,自家兄弟文运昌提出要毛泽东给家人推荐工作,都被毛泽东婉言拒绝。

接着笔者又向文春辉打探贺家情况。

贺家指的是贺晓明与贺晓秋两兄弟,他们都是毛泽东的表兄弟,其母亲是毛泽东的二姑妈。童年时,晓明本分老实,长待在家,怕惹事。晓秋与兄截然不同,他常来韶山外婆家,与毛泽东一同读书、一起玩耍。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遭反动派追捕,在千钧一发之际,是贺晓秋和文涧泉扮成轿夫,冒着杀头的危险,把毛泽东抬出韶山的。1927年,毛泽东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又一次被敌人追捕,又是在这位老表的护送下,脱离了险境,送到了今钱粮湖镇的层山,即当时的中共地下党特务营所在地。两人分手时,贺晓秋还拿出身上仅剩的几块现洋,作为毛泽东的路费。

湖南解放后,贺晓秋很快跟毛泽东建立了联系。他给毛泽东寄信,祝贺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也如实地反映乡下的实情,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希望能顺民意体民情。毛泽东接信后极为欣悦,立即回信说:“感谢你的好意。所说各项工作缺点应当改正,如有所见,尚望随时告我。”贺晓秋于1960年10月病逝,最终未能再与表兄见上一面,当然也就没有机会直接面陈乡情。这个机会留给了他的儿子贺凤生。毛泽东给贺晓秋信中提到的“哪个是兄哪个是弟,已记不清楚了”贺晓明是贺晓秋的哥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君山农场林角佬供销社任职。

人民公社化运动轰轰烈烈开展时,贺凤生在隆庆大队任一个生产队的队长,他对农村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历历在目,有着切肤之痛。1960年11月,贺凤生到了北京,当时毛泽东刚从杭州回来,立即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他当面向毛泽东反映乡间出现的问题,从公共食堂吃不饱饭到农村灾荒饿死人,从砸锅砸灶到农具和生活用品缴公,从干部层层虚报浮夸到随便抓人打人的恶劣作风,如实地说了出来。谈到钱粮湖围挽大堤时,毛泽东动情地说:围挽钱粮湖有可能是个好工程,但让群众淋雨冒雪就不应该了,请你代我向农民兄弟道个歉,农民兄弟辛苦了。毛泽东很欣赏贺凤生讲真话的精神,他给贺凤生两个权利: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有什么情况也要随时告诉他。社会上像贺凤生这样敢讲真话的人太少了。后来人们称贺凤生是“通天人物”。

采访结束时笔者又发问,您能够把王淑兰受毛主席之托到岳阳来寻亲的过程说得更详情些吗?

图片5.png

王淑兰是毛泽东的弟媳,毛泽民的结发妻子。文春辉回忆说,1963年她受毛泽东主席之托到洞庭湖区寻找亲人。9月中旬,她乘当时流行的轿子号“三丁拐”,从湘潭韶山出发经常德到沅江县滨湖乡镇芷湖口(今属益阳市资阳区),打探了她曾经避难的住户傅桂荪的情况。第二天到达南县白蚌口及丁字堤看望在那里居住过毛氏外戚。第三天,向注滋口方向走来。行至注滋口镇西(隆西大道的北端),王淑兰下轿询路,很快找到了去新安垸的路径。

在隆庆大队第二生产队,王淑兰找到了表兄文桂初的家,并一眼认出了坐在门前的表兄。文桂初当时已年过七十,身体还很硬朗。但对这突如其来的老太太,还没有回过神来,她是谁?

王淑兰走上前去,向表兄打招呼:“十九哥,你还认得我吗?我是淑兰呀,好不容易才找到你们呢。”

文桂初听到熟悉的声音、见到熟悉的面容,顿时喜形于色:“这不是毛四嫂吗?”于是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是啊,是啊!现在的晚辈们都叫我毛四娭毑咧。”“哎呀,稀客!快请到屋里坐。”

一会儿,家住不远处的表弟文桂湘、胡桂香夫妇也赶来了。文桂初还派人把家住孤儿院码头的表侄贺凤生也喊来了。亲人相见,有说不尽的亲情与思念,道不完的往事与回忆,更有自己的亲人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闹革命取得胜利的喜悦与自豪!贺凤生还说起三年前在北京见到表伯毛泽东的情景。

毛四娭毑说:“这一次,是三哥嘱咐我专程来岳阳寻找你们这些亲人的。三哥说,自从民国十四年(1925),你们表兄弟一起在韶山闹革命,搞农民运动,后来遭到反动派的追杀,他就远走他乡闹(搞)革命去了。你们几位表兄弟避难搬家到了湖区。除民国十五年他环洞庭考察农民运动,和你们见过一面,国民十六年(1927)那次因要参加重要会议,只在丁字堤作了短暂停留就走了,也没和大家见面。以后一直没有了音信,要说快40年了。我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离开新安的,和你们分别也快30年了。早两年我就想来,无奈有些琐事缠身,走不开;有时哮喘病发作,身体不好又走不动。这次我下定决心要来,所以,趁现在秋凉,就来了。”亲人们听到王淑兰的述说,无不感慨系之。

图片6.png

王淑兰在几位亲戚家住了几天,隆西公社党委委员和联校校长来到文家,邀请毛四娭毑给孩子们上课,作革命传统报告,王淑兰乐意地接受了他们的邀请。9月19日,就在王淑兰回湘潭的前一天,毛家的亲戚再一次在文桂初家里聚会。王淑兰的儿子毛华初时任湖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他从长沙骑马赶来接母亲回家。毛华初还落岳阳把表侄贺林生也带来了。他们请来了照相师,留下了王淑兰与亲人合影的珍贵照片。照片上的题字是:“革命之家,主席之舅表兄弟俩嫂及表侄等,由王淑兰查实留念,1963年9月19日。”

采访结束时,笔者找文春辉老人要了图片及家谱,并同文春辉夫妇合影留念。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