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钩沉

洞庭湖久远的历史传说
时间:2023-06-25 09:55:56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201605251037475754.jpg

□ 何  钢


离家二十载,洞庭湖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天空湛蓝,湖水澄澈,正是这种美,“洞庭”就成了传说里神仙住的地方。唐代,李思密在《湘君庙纪略》中写道:“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洞府之庭,故曰洞庭。”

屈原在他的《楚辞》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九歌· 湘夫人》中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而屈原提到的“湘夫人”,就是指“帝子”,尧帝的女儿,所以叫“帝子”,他们从北方到了“洞庭山”,死在“洞庭山”就是现在的君山岛。君山岛上,有古老的“二妃庙”。

现在,君山岛上面的斑竹,又叫湘妃竹,叶片上眼泪斑斑,这是君山独有的风景。

君山岛上的斑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主题。清代湘军将领彭玉麟在重修二妃墓时,所撰联谓:

君妃二魄芳千古,

山竹诸斑泪一人。

晚唐诗人高骈写《湘浦曲》: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娥皇、女英的故事,讴歌的是爱情,女子对丈夫忠贞不贰的爱情。大众对于流泪的爱情最为感动。

湘阴县北四十里的黄陵山也有个规模很大的“湘妃庙”,即“黄陵庙”。这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表现我中华民族久远历史和文明的古迹。《水经注》载:“二妃从征,溺于湘江,民为立祠水侧。”“湘水北经黄陵亭西。”黄陵故亭在黄陵港南。

荆州牧刘表刊石立碑,题曰“湘夫人碑”,晋太康七年,题其额曰“虞舜二妃之碑”。

宋元佑六年,邑民王定民自笙竹驿迁虞帝像合祀于此。唐元和十四年,韩愈谏佛骨,斥守湖州,过“黄陵庙”进庙祈祷,其时庙处于烟瘴之地,多毁损,故韩愈托刺史王勘将庙维修粉刷一新,长庆七年,复拖后刺史张愉立碑,用篆文在碑背后记载这事。

君山岛的二妃墓还在,但湘阴县北三塘乡的这个古老的黄陵庙穿过了几千年的历史,1949后却被毁了,1968年破“四旧”,庙被捣毁,庙里众多石碑,被拆去修了前面湖边一个闸门。延续了几千年的动人故事,现在那里一片碎瓦都看不见了,故乡山河的久远文明会被隐没无闻。

没有大地,哪有我们?没有祖先,哪有我们?没有历史,哪有我们?

在宏伟的山河舞台上,在悠远的历史帷幕中,在伟大的文明照耀中,人生永远都在演出着一幕幕宏伟的激情华章,但愿还有人记得故乡久远的历史故事,愿意被历史激情的故事所感动。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