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科教 >校长论坛

校长论坛|课堂教学应善待“差异”
时间:2024-03-15 11:34:29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岳阳市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周瑾

一、引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个体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大背景下,作为教师更要明白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成长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知识认知不同,能力素养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尊重这些差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二、课堂现状

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中,不少教师顺势而为,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种做法着实值得点赞、倡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注意到,许多教师因为个人习惯和“优等优先”思维影响,课堂变成了少数优生的“舞台”,无论是举手回答问题,还是上台展示,都成为了优生的“个人秀”,而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却置身事外,沦为看客。

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的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学生无法得到公平化的教育,这也不是我们矢志不渝追求的高效课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少数人富裕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应达到“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素养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在实际操作上难度不小。

三、方法策略

(一)坚持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有教无类,现代教育的精神核心是有教无类,人人都应得到公平的教育。

通常情况下,老师会更喜欢优等生,他们反应快,接受能力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又快又准确,这会让老师课堂教学更加流畅。特别是示范课、公开课,好学生的表现让师生更加默契,使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愉快,教学呈现效果好,这也让老师们更加偏爱优生们,愈发忽视班上其他同学尤其是学困生的存在。

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抬高压低,这是“有教无类”的深刻体现。对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从内心里更加尊重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一母生百般,十指有长短。”无论学生孬好,都是我们的孩子,都应该得到疼爱,不分彼此。

要做到有教无类,便要求教师做到尊重差异,其重要体现便是在备课环节:在问题设计上,教学流程等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预设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刷到“存在感”,在学情反馈上,面对学生的“差异”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教无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获得感,体验幸福感。

(二)坚持因材施教

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状况绝非一成不变的。在某个节点或某个学科,可能是优等生,也可能是学困生,都可能发生变化。这要求老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施策。

为此,笔者倡导因材施教,先学后教,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问题,精选训练题目,精编导学案,并要求学生提前学习、练习。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来分类设计不同梯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优等生的要求要高些,做好拓展延伸拔高,训练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中等生能顺利理解,正确掌握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提高;学困生在学上面下功夫,课前预习可以提前透题,让其有主动学习的意愿,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会更强,课堂教学流畅性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增强,会减少盲人摸象、四面出击、顾此失彼等课堂乱象。

(三)坚持学生主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在这里,笔者倡导“兵教兵”的教学策略,让优等生担任“小老师”来帮助学困生学习。通过“兵教兵”,优等生能进一步巩固知识,能提升其深度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和乐于助人的品格,更有利于和谐班级氛围的营造。学生们会用他们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教学困生,这种方式也许比教师讲解效果会更佳。因为学生之间最了解,知道会用什么语言,什么办法来帮助自己的伙伴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所以,在平常的课堂中,尤其是试卷讲评课过程中,老师们不妨尝试“放手”,通过小组讨论,“兵教兵”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享受学习的魅力、努力的收获感。

只有尊重差异,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我们应该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师者,父母心。把优等生教好,不一定是名师,但把学困生培养好,那一定是德艺双馨的好老师。

(编辑:田卓灵)